舒兰是中原某四线小城的一位普通居民,个头不高,四十多岁的年纪,没有固定的工作,说得好听一点,就是自由职业者。
舒兰的丈夫在县城某单位上班,普通职工,一个月三四千块的工资,女儿在上大学,儿子读九年级,一家四口,这点工资显然有点捉襟见肘。舒兰就想着做点小生意,赚点小钱补贴家用。做啥呢?民以食为天,无论穷富总要吃饭吧,于是就想着开个早餐店。这年头时兴加盟,舒兰就上网搜寻,一看加盟商的主打食品种类,二看加盟商的口碑如何。看来看去,看中了总部设在湖南长沙的一家早餐加盟店。公司的主打食品是包子和热狗卷,都是面食,并且所用面粉是由小麦和其它杂粮掺和在一块磨成的,营养均衡,感觉比较符合中原地区的饮食习惯。
舒兰是个急性子,看中了就想着要加盟。丈夫说先别急着哩,网上骗子多,真假难辨,要不咱先到公司总部看一看?于是就向单位请了两天假,夫妻俩一同去了一趟湖南长沙。
到了总部,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了公司主打食品的特点,在食品行业中获得的各种奖项......以及加盟开店后的美好前景。
第二天早上,工作人员又领着夫妻俩到总部附近的一个加盟店去实地参观考察。店里的生意看上去还行,就餐的人也不少。工作人员给夫妻俩要了两份公司的主打食品包子和热狗,尝尝味道还可以。包子馅咸中有点甜,估计里边放的有糖,因为南方人偏爱吃甜一点的食物。
吃过早饭,回到公司总部休息。上午九点,工作人员邀请他们参加了刚好在当天举行的优秀代理商表彰大会。与会代表分别讲述了各自创业的经历和取得的成绩,舒兰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开店。会后不顾丈夫的犹豫,立即与公司签了加盟合同,交了六万多元的加盟费。
长沙归来休息了两天,按公司的要求,舒兰又带着外甥和外甥媳妇到公司学习面点的制作工艺,在长沙又待了七八天。
学习回来后,舒兰赶忙寻找店铺。真是事非经历不知难啊,租金便宜的地方不热闹,人流量太少,热闹的地方租金又高的吓人,选来选去,权衡再三,最终定在了县城西关路南的一家门面,租金一年三万。
店铺已定,接下来就是让公司将开店所需的设备运送过来,包括柜式案板、和面机、切菜机、蔬菜榨汁机、豆浆机、烤箱等,并且到有关部门办齐了食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
开业当天,总部派来协助开业的面点师亲自操作,悉心指导,各种面点色、香、味俱佳,再加上开业当天买一送一的优惠活动,店铺内外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舒兰大受鼓舞,对早餐店未来的发展充满无限的期待。
舒兰所用的面粉和调料都是公司直接供货,因为面粉是公司委托中粮集团特制的粗粮营养面,所以价格较贵,是普通面粉价格的四倍多。同样大小的包子在长沙卖两元一个,考虑到当地的消费水平——包子一般是五角或一元一个,舒兰将价格定到一块五一个,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如果销量上去了,利润还是有的。
促销活动结束后,舒兰发现来就餐的人少了不少。咋回事呢?丈夫帮她分析:一是因为没有优惠了,二是因为人们都有一个尝鲜的心理,再加上每个人的口味不同,热度小减实属正常。舒兰心想也是,干一段时间再看看,只要真材实料,诚恳待客,相信生意会慢慢好起来的。
有一天发生的一件小事,说明了客人减少的另外一个原因。一天早上,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来买早餐,准备掂回家吃,东西装好后,一问价钱,嫌贵,说人家的包子都是一元一个,你家的怎么贵一些?舒兰赶忙解释说我家用的是粗粮面,价格贵,并且包子馅用的是好猪肉。男子回呛说,难道人家用的都是赖肉?舒兰还想解释,一旁的丈夫用手势制止了她。男子扭头走了,装好的包子也不要了,留下舒兰一脸的苦笑。
可是包子的价格真的不能再低了!舒兰自己心里知道,她用的确实是好肉!
舒兰用的猪肉都是从北关一家肉铺里买的,这家肉铺店大货足。第一次去买的时候,舒兰将选好的新鲜猪肉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加上在家摘好洗净的大葱、姜块,让老板帮忙用绞肉机绞碎。老板说你家多大人口啊,用这么多肉?舒兰说我是开早餐店用。开早餐店用?老板张了张嘴,欲言又止,肉已经放进绞肉机的料口里了,只得打开开关,开始工作。
第二次去买肉,称好之后,舒兰刚要去洗,肉铺老板连忙制止了她,说用水洗了之后绞齿容易打滑,太费劲,还耽误时间,人家都是直接绞,绞出来的馅儿还粘糊,包包子的时候好包,不渗水。舒兰说那怎么行,这可是人吃的东西啊!舒兰坚持洗净,并且亲自将绞肉机的料斗和内里也冲洗干净。老板有些不悦,但也没说什么。临走的时候问舒兰:你家店开在哪?明天我去你家吃包子。
又一天下午,舒兰照旧到肉铺里去买肉。进门一看,老板在帮一男子绞肉,量还挺大,舒兰凑上去一看,却差点惊掉了下巴!案板上以及料斗里的肉,全是老板分割肉时弃之不用的、零碎的下脚料,有些还带着刺眼的血渍!案板上的葱是刚剥好的,有一块生姜上甚至还有泥点!
舒兰用手指了指肉,想说点什么,老板连忙用眼神制止了她。
男子走后,舒兰问老板,这人在哪里开的店,这么大的量不会是往学校里送的吧?老板说咱不打听,人家也不会告诉咱。你做你的,别管人家的事。
回家的路上,想到刚才看到的场景,舒兰的胃里翻江倒海,有几次差点要吐出来。
回到家里,舒兰跟丈夫说了在肉铺里见到的情况,丈夫也是一脸的错愕,然后若有所悟地说道,怪不得人家的包子卖的恁便宜,甚至还有卖五角钱一个的!
早餐店开了三四个月了,客流量还是不容乐观。虽说也有一部分忠实的粉丝,但是人家不可能每天都来就餐啊,各人有各自的情况,所以生意时好时坏。去掉购买各种材料的成本、雇工的工资、水电费、房租等,月收入屈指可数,情况差的时候甚至还小赔。要不是丈夫有工资顶着,估计要喝西北风了。有一次丈夫开玩笑说,要不咱也用那种下脚料做馅儿试试?舒兰听了把眼一瞪:咱就是关门不干也不做亏良心的事儿!
到了年底,关门过年。俗话说货不全不卖钱,夫妻俩计划过了年做一些改进,再增加一些新的食品种类,看看能否改善一下目前低迷的状况。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美好计划。封控期间,人员不让外出,饭店不准开门。一个多月后,符合防疫条件的饭店可以开门了,但是人们却又不愿也不敢随意外出就餐了,早餐店的生意那叫一个惨啊(当然其他行业也好不到哪儿去)。可是房租得交呀,时断时续的疫情,再加上满天乱飞的传言,几乎让人看不到封控的尽头。
丈夫有些心灰意冷了,就劝舒兰放弃这个生意吧。丈夫劝她放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舒兰的身体出现了一点状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才犯一次的眩晕症,现在出现的有点频繁,这个应该与过度劳累有关。凌晨三点左右,正是人身体极度倦怠、熟睡深睡的时候,舒兰却不得不在手机闹钟的提醒下匆匆起床,匆匆洗漱,然后骑车赶往店里。月月如此,日日如此,身体着实有些吃不消。丈夫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等熬坏了身体就晚了,咱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再寻其它事情做吧。
听了丈夫的话,舒兰想想也对。再加上疫情的影响,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嘴上说不做就不做吧,赔钱也认了,可是静下来仔细想想,舒兰也觉得挺心酸的,自己真材实料的绿色食品,为什么就换不来顾客的真心喜欢?虽说价格比人家贵了一点,可是物有所值啊!都说好食品才能吃出健康来,可真到了买的时候,怎么又都在意比人家贵了一点点的价钱呢?当然,经营不善也跟店铺的位置、经营方式、食品种类、当地的饮食习惯等有关系。思前想后,舒兰也没有整明白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丈夫笑着说,有一点你是做到了,咱就是关门不干也不做亏良心的事!舒兰苦笑了一下,又长叹了一口气。
一想到那一盆盆下脚料的去向,舒兰的心就隐隐作痛......
2024年7月15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