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就是放弃,是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充满了辩证法。
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多:比如从道德上讲,选择了善,就是放弃了恶;从寻找伴侣上讲,选择了甲就放弃了乙;在考大学的角度讲,选择了理工就意味着放弃了文科,如此等等。
那么,有没有不那么非此即彼而可以兼顾的事情呢?恐怕很难。既然选择了善,又要去做坏事,那你的善就是虚伪的。我要做一个不善不恶的人,也是很难持久的,总要有倾向性。在情侣上我选择了甲,又和乙保持暧昧关系,那就意味着家庭的不稳定。我既要学工,又想着学文,不是不可能,但都要学好是很难的,总要有主次,总要有先有后,总要在一方面有突出成就----
如果不是在同时,这个命题倒是可以改变,不会那么绝对。比如毛泽东就给远在苏联学习的儿子写信,劝他们趁年轻多学点自然科学,少谈些政治。等到将来也可倒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这就是说,选择与放弃也是可以互换的。
选择就是放弃,能不能反过来说呢?也是可以的。放弃也是一种选择。不知谁说过这样的话:“许多的事情,总是在经历过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痛过了,才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傻过了,才会懂得适时地坚持与放弃,在得到与失去中我们慢慢地认识自己。既然默默相守已失去意义,莫不如立即斩断心中那情思屡屡,放弃你所珍爱的,期待的,重新选择。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些无谓的执着,没有什么就真的不能割舍。学会放弃,生活会更容易。当初林徽因之所以选择了梁思成,一方面是听从了父亲的劝说,另一方面,她也有自己的考虑。在英国她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并非贸然离开,也不是她不够爱徐志摩,只是她明白,她和徐志摩之间注定没有完美的结果。她不愿看到更大的破碎,在最美丽的时候转身,让彼此都记住这段短暂却甜蜜的美好。徐志摩为她离婚,抛弃了张幼仪,虽然足够坚决,可是将来会不会有一天自己也会面临张幼仪的结局呢?她甚至冷静地说过一句话:“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的那样一个人……”杨绛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最后才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是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放弃是一种勇气,但放弃决不是对自己的背叛,放弃自私,放弃虚伪,你就会变得高尚,你生活的天空将是晴空万里。放弃一段飘渺的感情,你就会变得踏实,如释重负,轻轻爽爽。
放弃,不是怯懦,不是自卑,也不是自暴自弃,更不是陷入绝境时渴望得到的一种解脱,而是在痛定思痛后做出的一种选择。”
有人总结了人生的四项原则,那就是: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当然,这四项原则可能不一定全面,但把选择和放弃作为重要的两条,无疑是很有道理的。说明选择和放弃对人生很有意义。艾青在《创业史》中写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就需要选择和放弃。选择错误或不敢放弃都可能造成一生的遗憾,难以弥补,不可追回。
202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