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李健:最后提笔写《繁花》

  • 作者:老菩提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02-14 00:34:14
  • 阅读0
  •   王家卫的《繁花》已然是电视剧里的精品了,是因为它有上海独有的“腔调”。“腔调”是上海人特别看重的东西,曾经剧中的“爷叔”就在电视剧里对阿宝说道:“一个男人应该有三个钱包”。何谓三个钱包,第一个就是,你实际可以拿出多少钱;第二个就是你的信誉在别人那里,值得多少钱;第三就是你可以从别人口袋里调度多少钱出来供你自己使用,其实就是做生意说的“信誉”“信誉”在做生意上是十分重要的。“上海人做生意讲究派头,噱头,苗头”,这是上海人特有的,独属于本地人的“腔调”。

      要说《繁花》里,最有“腔调”的人是谁,毫无疑问,那自然而然,就是宝总了。你看他只是用了自己在黄河路上的一个“名气”,就在黄河路上帮了很多人:可是他总是“不响”,他知道“说不清楚的,讲不明白的,通通不响”。白天谈了很久生意的他,晚上回到了玲子进贤路的“夜东京”饭店,也不吃山珍海味,只是简简单单吃一碗泡饭。可是吃泡饭也是有腔调的,必然是有开胃小菜,和咸鸭蛋的,这就是他的腔调了。那碗“宝总泡饭”,也已然成为他的“腔调”了。

      故事的最后,曾经在黄河路上风光一世的宝总,结束了他的和平饭店以及上海黄河路上的宝总之旅。他买下了一片花田,与范总一样的,去种花了。曾经风光一世的宝总,最终褪去了华丽的外衣,又变成了曾经那个阿宝,这是他对于宝总的交代,也是宝总对于阿宝的交代,哪怕繁华不在,荡去铅尘,他依旧有腔有调,那是独属于他的腔调,那片花海就是他的腔调了。

      尽管阿宝对于三个女人总是“不响”的,可是他把她们的话记在心里:因为玲子在东京街头和他说了自己想当老板娘的话,他就为玲子在进贤路上开了一家“夜东京”;因为汪小姐要开办公司,所以他为她多方联系厂家,(尽管最后汪小姐没有用这条宝总给她的人脉);因为答应了李李要接管“至真园”,所以他一直上心;(尽管他最后并没有接管,而是被另一个人收购了)。他还为汪小姐挨了卢美琳一个耳光,可是他总是“不响”,也许,“不响”也是独属于阿宝的“腔调”,“不响”,也是独属于阿宝的————“响”。

      繁华褪去,至真园最终被人收购,夜东京又重新开张,“明珠服装”也大赚一笔。回头看看,曾经的黄河路上,是那样的风光,每个人都是那样的耀眼,这就是上海的“腔调”。

      可是“繁华不在,《繁花》仍存”。就如同范总在他的最后一幕戏里说道,“江湖再见”,是的,“江湖再见”也是如此的有腔有调。当然关于他们是否真的“江湖再见”,我们并不知道,只有天晓得。就如同阿宝在剧里说的“人不响,天晓得”,可是黄河路上出演的这出戏,也是时候落下帷幕了,它必须要落下帷幕来了。

      你看,谁不是这滚滚红尘里的过客呐,争来争去,也就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如同那个开小卖店的景秀阿哥说的“黄河路上,来来往往那么多人,谁又不是过客呐”,现在想想,的确如此了。

      故事的最后,是一九九七年的国庆节,那是东方明珠建成正式投入使用的日子,汪小姐和阿宝,一个在浦东区,一个在浦西区,一起见证着这历史性的一刻,因为曾经他们相约,要再聚在一起,可是谁都不知道,几年以后,汪小姐的公司从浦东区搬到了浦西区,而阿宝还停留在了原地。

      〈补〉东方明珠电视塔

      其实剧中的故事还有很多没有说到,剧中的人物还有很多没有提到,不过那有什么关系呐。“一部繁花,如此繁华”,我不可能全部写完写透,依旧是借用王家卫导演的那句话:“对于那些不确定的,捉摸不透的事情,话语,都不响”。王家卫导演拍的是他自己心里的“繁花”,而我写的也是独属于自己看过剧作以后的观后感了。所以,这不仅仅是王家卫的“繁花”,也是独属于我自己的“繁花”。其实我们每个看完剧集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繁花”,在心里绽放,这就是孔子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体现了。

      可是有一个东西我究竟忘记提起,那是电视剧里与爷叔一样重要的。如果说爷叔是看着阿宝怎么样一步步成为宝总的,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是看着上海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在电视剧的开头,东方明珠开始建造,那是一九九一年的上半年,画面一转,再次看到东方明珠,已经是一九九二年,画面再转就已经是一九九四年的国庆节,如此来看,东方明珠在剧中的出现,不正是印证着那个时代下上海的沧桑巨变么。

      “繁花落尽终成空”,的意象在这上海滩的沧桑巨变下展现的极为独特。其实王家卫导演通过展现上海明珠电视塔的建成,就是为了展现时代的前进;通过时代的前进,展现大时代浪涛里的这些人的结局,最后印证了——“时代造就英雄,英雄属于时代”,以及“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论吧。

      东方明珠电视塔的出现,的的确确是在我们意料之外的,可是也真的唯有它,才能召示主题的。这便是太细节的东西了,也是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关键所在了吧。

      “繁花落尽终成空”,路路风景各不同”。谢谢王家卫导演在2024年开年便给观众奉上如此大的一份“文化盛宴”,当然也谢谢金宇澄先生写出如此作品与我们见面。让那些曾经历过旧日上海滩风云的人又重新回到九十年代,经历了一番往日的岁月,当然也让没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我们,跟着电视剧,一同“梦回九十年代”,游历了一番。

      范总说,“江湖再见”,然而何处又是江湖呐。我认为上海滩是江湖,上海滩的黄河路与进贤路也是江湖,人生无处不“江湖”。就如同金庸先生说的,那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是啊,各位,此去山高路远,彼此后会有期,我们江湖再见……

      仅以此,为观后感。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李健:最后提笔写《繁花》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zhuantiwenzhang/140163.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老菩提老菩提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53
      • 获得积分:1006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70.*
          【老菩提】发布的其他文章: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