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格言
文章内容页

补锅匠

  • 作者:雷雪松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3-08-18 22:00:47
  • 阅读0
  •   □雷雪松

      “补—锅—哦!补—锅—哦……”走村串巷的补锅匠,大都是上了点年纪的人。补锅匠来村里时,老远就能听到高亢而嘹亮的吆喝声。

      粗犷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宁静的乡村悠悠地回荡着,像一朵吹散开的蒲公英四处飘散,飞进每家每户。在水田里干活的,在旱地上劳作的,每当听到这种声音后,人们便会赶回家,翻箱倒柜,找出一些需要修补的锅碗瓢盆,过了入户修补的好时机,只能到集市上去修补。

      补锅匠皮肤黝黑,头发蓬松,脚上趿拉着已经开了胶的解放鞋。最为显眼的行头就是肩上的那一副担子,一头装着炉子和风箱,另一头装着补锅工具的木箱,还有围在腰上的黑色围腰布。

      修补锅碗瓢盆有热补和冷补之分。热补主要适用于铁锅。以前,家家户户做饭做菜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及柴火,炊具是铁锅,这些锅都是生铁铸造的,加上每天与锅铲摩擦、碰撞,锅底会越来越薄,炒菜做饭会渗水,每当这时候,通常都是用面糊临时先堵一下,将就着用,等补锅匠来了再进行修补。

      补锅匠在村东头空地上放下担子,补锅匠要生火开炉了,他取出一个小板凳坐下来,又取出一个小火炉和小风箱,用一根铁钳夹若干煤块放在小灶上,再找一些易燃物放在下面引火,右手拉着活塞“呼哧呼哧”地来回拉,不一会儿,炉火便旺了。再后来,小风箱变成了鼓风机,省时省力。对于那些裂了缝的铁锅,师傅会用小榔头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将缝隙外围的薄铁片敲掉,以备修补。根据缝隙大小,师傅选择性地将铁块放入火炉中煅烧。一边烧一边拉动风箱,不一会儿,铁块便成了铁水。这时,师傅用一根铁棍捅一下火炉眼口,右手拿住火炉脚向左倾斜,铁水倒在左手上的半边茨竹片上,将装有铁水的茨竹片置于锅底裂缝处,用右手上的湿布巾使劲地来回摩擦铁水,会发出“哧哧”的响声,冒着一缕缕白烟,让铁水与缝隙紧密结合。小缝隙一般一次性完成,遇到大缝隙往往要补两三次。技术过硬的师傅补的锅基本不留痕迹,锅铲随意翻炒都不会碰坏补丁。

      对于那些铝制品,补锅匠采用的则是另外一种修补法,无需将铝片加热,只需在铝片的周围涂上一些特别的胶水,提前将容器支在一个铁架子上,然后将铝片贴在豁口周围,用锤子在周边使劲地敲打,一直敲打到两块铝片紧密地焊接在一起。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轻盈的铝锅代替了铁锅,“补锅时代”早已远去。高压锅、电饭煲、微波炉等高档炊具不断更新换代,补锅早已成为陈年旧事,如今的人们再不需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补锅不如买锅,锅碗瓢盆坏了,一弃了之,也没有哪家人会为一口破锅或烂盆发愁了。编辑:侯懿航

    【审核人:站长】

        标题:补锅匠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zheli/renshenggeyan/89324.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