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一带吃饭有下饭菜一说。顾名思义,是专供下饭吃的菜,清淡素雅,健脾胃,增食欲,改油腻。
酸咸菜是我老家最重要的下饭菜,也是那些年代所有川东农家人最为倚重的下饭菜。
我家的酸咸菜,色泽金黄,酸中有咸,咸中有辣,酸而不涩,清凉可口。
选挑酸咸菜缸有讲究,缸不好,不可能出高质量的酸咸菜。父亲的二哥有个老表,在外地一家陶罐厂当掌火大师傅。他说,每烧一窑陶罐,近炉芯周边的第二圈陶罐最好,火力均匀,用来做酸咸菜缸最地道,陶罐成色漂亮,防腐性能好,防潮性能高,用这些罐浸泡出的酸咸菜酸味纯正笃厚,正好用来下饭。
浸泡酸咸菜最好选大头菜、白萝卜、胭脂萝卜、嫩姜、红椒、青椒等,盐水比例适当。姜要洗净,特别是大小缝隙处。老姜要少泡,嫩姜的尾蒂一定要剪掉,不然浸泡后味道酸涩。辣椒的蒂不能剪破,也不能浸泡空蒂头的、烂首尾或烂身子的辣椒。也不要浸泡叶子菜,如卷心白,无论是白菜梗,还是白菜叶都不行,容易坏咸菜缸。
每次抓咸菜,母亲都把手洗净,从缸底往上一个一个捞。酸得恰到好处,才有脆生生的口感,下饭吃起来特别劲道。酸咸菜浸泡三个月之后,就不脆了。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酸咸菜,要用手撕扯成任一形状,吃起更有脆嫩爽口感。如果刀切,接触了金属器皿,酸味异化,口感就大打折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父亲曾在邻水县九龙中学任教。他参加教师演讲时,以酸咸菜为素材,写了篇演讲稿,题为《艰苦的馈赠 意外的礼品》,讲的是艰苦的生活磨炼意志,锻造人生,他一路由农民到代课老师,再到公办学校教学,他很知足了。演讲后几天,父亲在学校吃母亲送的午饭时,不少学生围过来,踮起脚尖看饭盒子里是否真的有酸咸菜,有胆大的还问父亲要酸咸菜下饭吃。他们都称赞我家的酸咸菜好吃。用来做酸菜鱼,并不比超市里售卖的酸菜鱼料包之类的做来差一厘半毫的,口味真称得上一绝。
我家老老少少都喜欢吃凉拌菜。上等咸菜水,加上打的红彤彤的榨菜酱油,再和上自家做的纯麦酱,色香味俱全,青葱欲滴,令人垂涎三尺,味蕾大开。
九十年代开始,条件好了,品尝的下饭菜也名目繁多,做法复杂,口味杂陈,因人因时因地。麻婆豆腐、虎皮煎椒、尖椒皮蛋、肝腰合炒等,虽下饭,但免不了油腻,父母更加怀念吃酸咸菜下白稀饭的神仙日子了。(林密)编辑:郭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