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火爆成一种文化现象后,一直以为动画片是孩子们专属的我,也坐不住了,迫不及待走进影院一睹为快。
让我没想到的是,影片里竟有不少熟悉的台词和场景。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劝师兄无量仙翁“弃恶从善,回头是岸”的话语,不正是我们经常教育服刑人员的用语吗?无量仙翁被哪吒等打的鼻青脸肿,想进天牢劝说申公豹,但人脸识别通不过,需重新录入,在令人忍俊不禁时,是不是又感到这场景似曾相识?
更令我动容的是饺子导演(以下简称饺子)矢志不渝做动画的励志故事和《哪吒2》里讲述的魔和妖顽强成长的曲折经历,为我修炼内心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跟着饺子学习修炼一颗追梦之心。
从儿童时起,饺子就对绘画十分感兴趣,家里的空白处几乎都是他的涂鸦,他的梦想就是让这些涂鸦“活”起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动画。
为了追逐梦想,他妥协过,按照父母安排就读了医学类专业,但大学时期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绘画梦想,一直在找机会画画、接触动画;他孤独过,大学毕业后,他选择重新回到父母的身边,不顾他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毅然决然赋闲在家专心致志搞动画。到动漫公司工作,又因理念不合只好选择离开;他困窘过,毕业后的三年没有收入来源,还和上学时一样靠着父母给的生活费过日子;他迷茫过,在这三年中,他经历了父亲的离世,直到父亲撒手人寰都没有见到他在动画方面有所成就,他将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许久,开始感到迷茫,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真的值得?他落魄过,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逃避一切,靠着母亲仅有的1000元退休金过生活,在家中很长时间不刮胡子、不理头发,邋里邋遢没有年轻人该有的样子。被贴上“啃老”标签的他,在悠悠岁月中承受着周围人的偏见和傲慢,就连他关系最好的同学,来家里看他后都忍不住说了句:“你好自为之吧。”;他风光过,就在几乎要绝望了的时候,坚持终于有了起色,他的动画《打,打个大西瓜》获奖了,短短16分钟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也正是这次的成功让他重燃希望。该动画一战成名让他备受关注。一时间很多动画公司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并且开出天价年薪。但是他都没有接受,他还是选择做属于自己的动画。两年后,《哪吒1》问世,一上映就在动画领域树立了新的里程碑。5年后,又缔造了《哪吒2》的影史传奇。
饺子的励志故事正应了那句成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追逐梦想的旅途充满艰辛和坎坷,从来就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还应了那句歌词“爱我所爱,无怨无悔”,付出了也不一定梦想成真,但至少我们拼尽全力奋斗过,人生没有留下遗憾;也应了那句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
跟着哪吒学习修炼一颗进取之心。
哪吒是个“小魔王”,不仅长相奇葩——顶着黑眼圈、龇牙咧嘴,还集中了天下小孩调皮捣蛋的坏脾气。但就是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坏小子”,经过动漫叙事实现彻底反转。经历闯祸、拜师、交友、应试、塑身等环节,哪吒不仅完成了自我救赎,还成了救难救世的大英雄。
电影里,在天元鼎的烈焰烹噬下,哪吒的母亲殷夫人渐渐体力不支,生命的最后时刻,殷夫人用尽力气,不顾万针刺骨的疼痛,紧紧拥抱被“穿心咒”束缚的“吒儿”。在令人泪目的一段段母子情深的闪回后,殷夫人香消玉殒化为仙丹。愤怒槽拉满的哪吒亦不顾万箭穿心之痛,强行挣脱穿心咒,将身体撕裂成千万枚碎片,并以鼎中的三味真火补全真身、浴火重生。
哪吒倔强成长历经磨难,但他始终追求公理。“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这句台词,既是哪吒对不公平规则的“愤怒”,也是他誓要打破这规则的“檄文”,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不甘平凡的“呐喊”。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应是无数人内心的追求。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生命不息拼搏不止,才是一个生命应有的状态。拼搏着活下去,拼搏着突破禁锢,拼搏着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跟着石矶娘娘学习修炼一颗乐观之心。
电影里,石矶娘娘单纯可爱,精神状态超绝:她对自己的容貌很自信,但同时也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她不内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她很乐观,被打得七零八落后,第一反应不是“只剩下一点点了”,而是“还好剩一点点,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挫折和考验,是整日愁眉苦脸,还是始终笑傲江湖,像石矶娘娘一样,永远保持乐观心态,屡败屡战,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才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关键在修心。跟着《哪吒2》学修心,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奋力追逐自己的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