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优美散文叙事散文
文章内容页

窑烟漫卷书卷香

  • 作者:劳小颖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4-16 08:57:14
  • 阅读0
  •   4月13日,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们化州市区7位文友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数位专家教授,兵分三路,赴化州市良光镇新屋书苑参加窑鸡读书会。

      穿过绿意葱茏的田野,循着木塘路的蜿蜒,终于望见景福楼——那座承载着书香与热忱的七层高外墙米黄色的写字楼。楼后球场边的空地上,窑火正旺,泥块垒叠的窑炉中,柴火噼啪作响,灼热的红炭在窑膛内翻滚。黄泥窑壁宛如流动的琥珀。一只只黄澄澄的,在阳光下泛着油光的腌制鸡,被小心翼翼地裹上锡箔纸。两位工人手持铁锹,一只只送入窑中。

      新屋书苑静立于景福楼五楼,电梯门开启的瞬间,墨香与木香交织的气息扑面而来。书苑门口的木牌上,“新屋书苑”旁边,“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与“Welcome”并排而立,无声地邀约每一个踏入此地的人。推门而入,黄德威先生的书法作品悬于梁柱之间:“百年树人”苍劲有力,“书香润乡风”泛着温润的光,“知行合一”则似在低语着书苑创办人的初心。

      创办人陈增汉先生立于“百年树人”的匾影下,讲述这座知识圣殿的缘起。当年筹建自家房子的时候,一些物资常被小孩子有意无意拿走、毁坏的琐事,竟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叩问——“若精神有了栖息地,灵魂是否便不再荒芜?”于是,这座书苑成了他献给乡土的答案。如今,两万册藏书在阳光中苏醒,列阵于藏书区。《笠翁对韵》的纸页透着淡雅的米色,《马米禁毒记》的封面崭新发亮。急救手册与诗经注疏整齐地排列在一起,恰似夜空中相互辉映的星辰。

      活动室挂着的横幅“共筑爱的桥梁——家庭教育的艺术讲座”仍在诉说温度,仿佛还能听见讲座时的轻声细语。黄德威先生捐赠的多幅书法与广东书画艺术研究会董必清副会长的学员画作交相辉映,为书苑添了几分雅韵。每月的主题读书会,是书苑与孩子们的约定:以“读”拒“毒”,用童声筑起禁毒长城,红丝带在书页间蜿蜒如生命之河;以《马米防欺凌记》为主题读物,在校园生活中守护自己的安全与尊严;以“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为主题,让节约的种子在稚嫩心田扎根;科普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在“书香伴我成长”活动中,围绕《海底两万里》展开阅读分享,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热情。

      创办人陈增汉先生说:“良好的读书风气还没有大规模形成,跟我的理想还有一些差距。但这个书苑,如果能为某些爱读书的朋友提供便利,这座知识宝库能改变那么几个人的命运,也就值了!”我们为陈先生无偿的公益情怀折服,都竖起大拇指。赠书仪式在“百年树人”的匾影下完成,当我带来的八本未启封新书融入藏书区,仿佛听见知识的根系悄然相接。

      午后,住宅楼门前花园空地,帐篷下的两张大餐桌,或论诗,或说史,或扯家常,或举杯庆敬这方寸之间的赤诚。窑鸡出窑时,焦脆的外皮裂开细纹,腌料的馥郁与柴火的醇香在空中缠绵。歌声掠过小桥流水,黄德威先生一曲《当兵的人》将气氛推向高潮。歌声浑厚,与书苑的静谧形成奇妙的和谐。窑鸡的香气混着嘉宝果的酸甜,在谈笑声中氤氲。阳光斜斜洒在院中,脚边黄狗慵懒摇尾,连炽热也成了温暖的注脚。我们咀嚼着渗入果木清香的鸡肉,忽觉此间滋味与书苑气质暗合——都需文火慢煨,都要时光沉淀。

      下午四点,我们踏着余晖离开。背囊里新添的墨香,与窑鸡余韵在胸腔共鸣。身后景福楼的玻璃窗倒映着澄净的蓝天,像一卷未完的《永乐大典》在乡野间舒展。陈先生和夫人站在住宅楼门前挥手告别,身影渐渐模糊在车后扬起的尘烟里。我们约定,下次再来时,定要带上自己写的书,让扉页的签名与这里的每一册藏书一样,成为传递温暖的凭证。

      归途上,窑鸡的余香仍在齿颊萦绕。我忽然明白:书苑的窑炉里煨着的何止是鸡?那跃动的火苗,分明在煅烧着一份朴素的信念——以书为媒,让荒芜处生花,让漂泊的灵魂找到归途。窑火与书香终将化作星火,沿着孩子们的脚印,在更多的村庄燃起。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窑烟漫卷书卷香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anwen/xushisanwen/24080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