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从居住地武汉分别去了太原、合肥两座省城,顺道体验了当地的地铁。作为一名老兵,我习惯性地特别留心城市的拥军举措,没想到还真在地铁站里品出些门道。
我在太原服役十七年,知道这地方修地铁不容易。前些年回太原和大家相聚时,老战友们总念叨"咱们这儿啥时候能通地铁啊"。现在虽然也只两条线,五十二公里,可拥军这块真不含糊。刷脸过闸机这招挺新鲜,我们几个老兵跑去地铁站客服中心录信息,机器"咔嚓"扫一下脸,往后在太原无论哪个地铁口,进站时冲摄像头笑笑就行。老兵们感慨地说:这哪是认脸,分明是认人心呢。
合肥是我老家省会,地铁网铺得开,六条线二百多公里。虽说暂时没用上刷脸这种高科技,但每个站都有服务窗口。我递上证件换免费票时,工作人员热情周到,耐心解答,还特意告诉我合肥公交也可以凭退役军人证乘坐,不由让人心头一热。合肥地铁车厢座椅有些特别,依照人体结构带点弧度,腰窝正好卡进去,跟当年作战室的折叠椅似的,莫非这是按咱当兵人的腰板设计的?敢情这弧度里有温度,还藏着军民鱼水情呢。
说到武汉我可太熟了,离开太原后又在这座城市服役了近二十年。这里十五条地铁线织成网,拥军通道保留着老传统——得走人工通道亮证件。每次乘车,站务姑娘都会双手接过证件,查看后做个“请”的姿势。这一点虽说没太原合肥方便,但这份郑重其事,倒让我想起门岗战士查验证件的认真劲儿。武汉拿过九次"双拥模范城",听说已经在调试优待系统了,就像当年咱们部队换装,总得有个适应过程。
最近刷新闻,看见南通能用电子优待码坐地铁,芜湖直接刷证过闸机。战友群里炸开了锅,老张发语音:"啥时候全国统一啊?我上次去外地,亮优待证人家都不认!"这话实在,现在各地政策像不同部队的作训服,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城市公交地铁全免,有的城市暂时还没惠及退役军人,别说老兵们犯嘀咕,连我这个退休老兵听着都替他们着急。
其实细想想,这些年拥军举措像春笋似的往外冒。车站机场贴着“军人依法优先”,医院挂号窗挂着军人军属优先牌,连我常去的菜市场都立着“退役军人摊位费减半”的牌子。前些天社区通知,说退役证能用来办图书馆借阅卡了,这比通过手机发几句祝福语暖心多了。
总书记说双拥是传家宝,这话在理。当年抗洪救灾,老百姓往我们怀里塞煮鸡蛋;如今坐地铁,城市给老兵开绿色通道。形式在变,情分没变。就像太原地铁的刷脸系统,合肥的兑换机制,武汉的人工通道,甭管是高科技还是老办法,里头装的都是那份敬重。听说有关部门在研究全国统一政策了,要我说,这事就跟部队整理内务一样,得有个统一标准,但各地情况不同,也得留点弹性空间。
暮春的风裹着梧桐花絮往地铁口钻,我又要乘坐地铁去看望外孙了。进站递上证件时,特意看了眼"专用通道"标识,漆色鲜亮得很。忽然想起四十多年前第一次穿军装坐火车,列车长走过来向我敬礼的场景。时代列车轰隆隆往前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老传统,倒像是钢轨下的枕木,看着不起眼,却稳稳托着整列车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