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吟龙城》自序
诗词曲赋,典雅雄浑,国之瑰宝。
在泸县,一群骚人墨客、名师雅士以县城美称“龙城”为名,结成龙城诗社,襞笺赋笔,吟诗作词,对劳动者歌,为新时代赋,谱写出一首首、一卷卷壮美诗篇。
扶掖后生,心无纤尘。会长屈强引我进入学会,副会长罗嘉荣、罗正伦不吝赐教,副会长章声涛赠我词谱,副会长张晓林赠我诗词吾爱,良怀老师常常题诗名于相片,与我们唱和,展现出坦坦荡荡的君子之风。
苏格兰著名文学家卡莱尓说:“要迎头晨光实干,不要面对晚霞幻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要你真心付出,成功就会向你敞开胸怀。
诗言志,词抒情,理所当然地应为时为事而作。诗词不是简单的文字排列,也不是无序的标点组合,而是一曲曲优美的乐章,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字斟句酌,浅吟低唱,得佳句处,反复揣摩,得其深意,乐此不疲。我反复吟诵体悟诗词之意境,尝试创作恋上诗词之魅力。
闻一多先生曾说,诗歌是带着镣铐跳舞。格律诗,每个字的平仄都有严格的规定,韵脚也必须在同一韵脚,不能逾越规矩。还要追求韵律之美,意境之美,格调之美,格调之美,意蕴之美。
创作一首格律诗,是一次艰难而快乐的旅行。写诗词的感觉是美妙的,既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的困苦,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追求个性发展,必须学会珍惜,珍惜现在就是珍惜未来。有时,搜肠刮肚而无法觅得准确的词汇,陷入文思枯竭之窘境,以至于饭不知味、寝不能寐。然绝不会就此放弃,直到灵感倏至,佳词妙句如迅风骤雨般滂滂沛沛奔涌而来,顷刻间,一挥而就,佳构已成,方释然。其间之种种况味,惟有寸心方知。
古人说,生活如同粮米,文则炊为钣,诗及酿而酒。古人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的媒体人职业,给我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龙桥龙舞,宋代石刻,脱贫攻坚,地震灾难,三年疫情,乡村振兴,四季更替,瓜果飘香、鸟飞鱼跃......无不成为我吟咏的对象。
我记下了我的体会,我的喜怒哀乐,我的理想追求,也记下了伟大时代所发生的点滴变迁。它不仅没有耽搁我的工作,反而成了调节我情绪,舒缓节奏,愉悦身心,促进思考的有效手段。
在流年里静待花开,于荒芜处期盼新生。我的诗词作品,大都是应景之作,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好的是及时、快速、真实,差的是来不及推敲、加工和润色。偶尔有书法老师把我的诗词写成书法作品,参展获奖。参加市县有关诗词征文比赛,也有收获。受此鼓舞,写作的兴趣更加浓厚。一年下来,诗词联竟然有三、四百首之多。便有集腋成裘的自豪感。
拥有自己的诗词集,是我人生旅途中的愿望。也许,它会静静地在茫茫人海中不为所知,更不会有一首会成为不朽的篇章。但我的心依然会和唐诗宋词一起,自由地飞翔;我的情将永远在平平仄仄中涓涓流淌。
学习先贤,醉心填词作赋,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诗词创作之山阴小道上流连徜徉,亦是我生命的存在方式。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辈诗者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节点,有责任赓续诗歌这一精神图腾,发扬诗歌“歌诗合为时而作”的载道价值,创作文质兼美的诗歌,抒写性灵,讴歌时代,以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恢弘理想。
和文字共舞,与诗词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