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日记大全
文章内容页

乡土眷恋(九)

  • 作者:伍如海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4-28 19:49:23
  • 阅读0
  •   记得有这么一个夜晚,街上的大人们在议论,说县城有很多很多的部队经过,一车车,一列列的,还有坦克、大炮,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国家大事?

      原来,由于当时东兴边境对岸Y国当局的一系列反华行动,包括侵占中国岛屿和蚕食中国边境领土,我国决定采取军事行动进行自卫还击。1979年2月17日凌晨4点,我们的军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Y国军队进行了自卫还击作战。部队迅速推进,摧毁了Y国北部的工矿业,打乱了前苏联和Y国的战略部署。3月16日,中国军队完成了作战任务并全部撤回国内。对Y国自卫反击战对于保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那一年,我们大番坡去参军正在部队服役赴前线参战的有好多位英雄:圩街上黄八哥黄力绍,大官冲村的刘国焕,沙坡村的朱成贵、陈巨满(牺牲)、何权存,板桥村的陆家文(牺牲),细官冲的梁正杰(牺牲),坪上的欧耀辉等等,他们都是战斗英雄,都是我们大番坡人的骄傲。特别值得纪念的是沙坡村的陈巨满牺牲在战场上,为国捐躯成为烈士。他妹妹满怀报国之情,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决定继承哥哥的遗志参军报国,用自己的行动来延续哥哥的梦想,为国家的繁荣和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她的故事成为了激励更多年轻人参军报国的典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情怀,也让人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担当和责任感。大官冲村的刘国焕在战场上负伤,仍然战斗不止。战斗英雄是我们最可爱人,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对Y国自卫反击前后持续了近十年,从1979年一直延续到1989年。1983年我们大番坡镇还有一批热血青年,报国参军,奔赴法卡山、老山前线,其中,就有我的同学刘国礼、张汝春等人。他们一样是战斗英雄,一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以有这样英雄的同学为荣。

      前方有战事,后方做保障。1983年,公社根据上级的指示,从每个大队抽调骨干民兵,组成对Y国自卫还击支前队伍,做好参战、支前各项准备。街上的骨干民兵阿卜伍(叶飞安)、春典五(叶明华),还有茅坡村的林武,沙坡村的陈巨考等等三十几号骨干民兵,顿时热血沸腾,精神抖擞,齐聚公社,枕戈待旦,只待一声令下,马上奔赴前线。虽然说,民兵支前多为救护伤员、后勤补给,也会穿梭在枪林弹雨当中,一样会流血牺牲。但是,他们不怕,他们有着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敢于牺牲一切的精神。

      在当时的武装干事黄九仔(黄朝华)的带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赶赴县武装部集合,他们在想像着前线战火纷飞的场面,想像着自己也像刘晓庆演的电影《小花》里抬担架的样子,这是一种多么大无畏的精神气概。只可惜,种种原因,大番坡组织的支前民兵队伍未能愿他们所愿奔赴前线,现在老来闲时在一起聊,阿卜五、春典五几个总是叹惜,满怀一腔爱国热情未能固边御敌,正如薛逢《长安夜雨》的句子“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但是,仍然心怀那股“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雄心壮志。

      正是战斗英雄的事迹激励着我们,1984年征兵,我们这批适龄青年踊跃报名,这一年招的兵种是海军,我们大番坡公社有12个名额,可是,体检合格的青年多达25人,让谁不让谁去?这下可难住了公社武装部的领导们,只有这12个名额的话,会有一半多体检合格的青年失去参军的机会,不能去的,明年再去?明年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幸亏当时的武装部干事黄九仔(黄朝华)去县城求爹爹告奶奶地把其它公社多余的名额要了过来,让体检合格的青年都能去参军,我们都皆大欢喜。因此,我们这批兵都非常感激黄九仔。

      送兵时,还闹了个笑话,板桥村的那一位有为青年都戴上了大红花,和我们排好队准备上送兵的班车了,他未婚妻却追到送兵的班车前,哭着不让他上车,他总是心太软,最终还是解下大红花跟他未婚妻回家种地,也许这将成为他终身的遗憾。当兵多光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多少人羡慕能去参军的兵哥哥,羡慕这户人家出了个当兵的人物。说不定,在服役期间,中途能探亲回家,母亲大人见你回来,高兴了,要煮一餐糯米饭给你接风洗尘,你也会像苏华康当年回来探亲时那样,激动得说了句流宗(不正宗的意思)普通话:“呐喉(那好),呐喉(那好)”,老母亲听不懂你的普通话,说:“你讲呐喉(粘喉咙)?既然你觉得呐喉(粘喉咙),那就不煮了吧。”你是不是感到很沮丧?家里的兄弟姐妹听了都不知道你是哪里回来的了。说不定,参军后考上军校,当上军官,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都有可能,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圩街满是送兵的人们,锣鼓喧天,街上大大小小,老老少少都出来送兵,热闹非凡,我们的父母、家人站在送兵人群的最前面,多有含着泪花的母亲,还有父亲依依不舍的目光,我们24名有为青年,戴着大红花,陆续上了接兵的班车。这时,大番坡醒狮队在罗烈枢师傅的带领下,一路舞将过来,师傅心有不舍,上前去从正在舞狮的江六大师兄手上,把狮头拿过来,递给我,说:“当兵保家卫国,是你的荣光,是你父母的荣光,也是我们醒狮队的骄傲,在送你入伍的这一刻,师傅希望你再把我们的醒狮舞起来,为你今后舞出一片天地,为国家贡献你的青春和力量。”我高兴地举起狮头,痛快地舞上一回,心里不知有多激动。沙坡村的狮子队本也想来欢送和我一起入伍的他们狮子队的苏锡松、苏锡健,只是错过了时间,待接兵的班车驶远了,他们才到来,只有欢快的锣鼓声,传递他们满心的希望和祝福。

      这一去就是五个年头,退伍回来已是1989年。现在偶尔翻出师傅赠送的学习笔记本,看着师傅的赠言,当年送兵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培养了我们坚强的意志过硬的素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跟党走,强烈的担当精神,无论在部队还是回到地方,无论在哪个岗位,为党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审核人:雨祺】

        标题:乡土眷恋(九)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meiwen/24193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文韵坊文韵坊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5
      • 获得积分:105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223.*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