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三转一响

  • 作者:仰忠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4-11-03 08:28:48
  • 阅读0
  •   当今时代,经济发达、物质充裕,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年轻人的结婚彩礼往往追求高端豪华,以彰显对婚姻的重视。房子、车子、现金、珠宝,这四大件似乎已成为彩礼的标配,而那些寻常之物在时代的浪潮中早已被淘汰。

      然而,时光倒流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的结婚彩礼与现在相比,可谓大相径庭。从老辈人的口中,我们得知那个时代流行的彩礼是“三转一响”,也得知了其蕴含着的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这四大件。在今天看来,这些物品再平常不过,但在六七十年代,它们却是结婚彩礼的时尚配置,更是身份尊贵的象征。那个时代,经济落后,人们的生活普遍贫穷,对于物质生活也没有更高的追求。在人们的认知中,“三转一响”无疑是高档物品,结婚时若能买得起“三转一响”,那可真是脸上有光。

      受制于当时落后的工业条件,“三转一响”的品牌并不多。缝纫机只有飞人牌和熊猫牌两个品牌;自行车只有凤凰牌、永久牌和飞鸽牌三个品牌;男士手表只有上海牌一个品牌;收音机只有红灯牌、燕舞牌和红星牌三个品牌。

      那个年头没有假货,所以这些有限的品牌质量都非常过硬,自然成为新人们的首选。但问题是,那个年代实行计划经济,物质匮乏,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买到心仪的商品。一切都凭票供应,还得找关系,才能将这四个物品买入。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虽然“三转一响”深受那个时代新人们的追捧,但并非每对新人都能拥有。能够买得起且能买得到“三转一响”,在那个时代确实是够排场的事。可以想象,当时的一对新人若是拥有了“三转一响”,该是多么的开心,他们对未来的家庭生活也必然充满了幸福的憧憬。

      在那个时代,很多农村家庭出行主要靠徒步。倘若你戴上一块上海牌手表,骑一辆永久牌自行车,在村子里的土路上转上一圈,那定会吸引许多村民羡慕的目光。人们会围拢过来,欣赏你的自行车,端详你的手表。那种拉风的场景,绝不亚于今天的人开着一辆价值百万的豪车在村里驶过。

      “三转一响”在那个时代也成了每个拥有它们的新婚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时尚的象征,更具有实实在在的实用价值。男人们用自行车驮运各种物品,甚至是重物,闲暇之余还会载上家人去亲戚家走动,感受亲情的温暖。女人们则用缝纫机为自己的孩子缝制衣服,那一针一线,那缝纫机的转动声,饱含着母亲对儿女浓烈的慈爱。收音机又可以让人们听听评书、戏曲,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是屈指可数的娱乐方式之一。

      对于“三转一响”,人们都会精心保养,因为在那个时代,这是每个拥有它们的家庭宝贵的资产。那时人们挣钱都很难,而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都属于高档物品,其价值要相当于一个人三五个月甚至大半年的工资收入。可想而知,一个家庭要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好长时间,才能置办得起“三转一响”。所以,人们既珍惜地使用它们,又小心翼翼地维护它们。

      时光流转,不知不觉已来到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社会大幅度向前发展,经济日益强盛,那个时代已经远去。新人们的彩礼与以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语,“三转一响”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它作为那个时代的结婚时尚,却永远留存于时光的长廊中,成为老辈人风华岁月的见证。每当老辈人回忆起那个时代,脸上总会浮现微笑,那是他们曾经奋斗过、快乐过的青春岁月。

      “三转一响”,不仅仅是一些物品的简单组合,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见证了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的历程,也见证了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虽然它们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们所代表的那种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却永远不会过时。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三转一响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zhuantiwenzhang/21799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仰忠仰忠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15
      • 获得积分:325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65.*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