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天清晨,我刚起床,就接到大舅幺儿子刘登义的电话,听到他在电话里哽咽的声音,知道大舅离世了。我赶忙和家人一道,驾车直奔息烽县流长乡宋家寨村大舅家。大舅名叫刘泽富,享年八十四岁,他在七姊妹中居老三,二兄弟中居老大。小时候就听母亲讲,外公外婆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浏览全文]
儿时,坐在教室里听语文老师讲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那时,自己还只是一个半懂不懂的稚孩。再大一点的时候,大抵是接触了些传统文化而受其影响,我也会学着古人摇头晃脑的读着“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诗句。再后来,长大成人的我不但真正理解了......[浏览全文]
在“父亲节”到来之际,父亲的记忆在我的脑海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他的慈祥的微笑在我的眼前浮现。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父爱是一缕温暖而又耀眼的阳光,给和谐的家庭增加温度。父爱是一盏指路明灯,为我们照亮人生之路。父爱是一句严厉而又慈祥的鼓励,男子汉,站直了,别趴下......[浏览全文]
一春天固然是美丽的,而夏天之美,又何曾输给了春天?对于绿而言,只要春天来了,只要山丘上那粉的山桃花或黄的连翘花盛开了,她不需要走到马路上,甚至都不需要去向那,刚从野外归来的邻居们的嘴巴里边,去打听一下,她只要在她家的门里门外,她随便一仰头一低头之间,就全部看见了。......[浏览全文]
-
是啊,天地人心太博大了,我对一页页的空白,
有一种疼痛和癖好在到处飘荡絮语。
我,让心思的感触,赤裸地躺在那一本书行中,
挥舞那一把心灵的刀剑。滴血的景象,
......[浏览全文]
春的日子,似白驹过隙,一眨眼,花开了,再眨眼,花谢了。不一霎,春一溜烟跑远了,回望或前瞻,那有春的踪影。这一春,于我而言白白过去了,心没一丝春的触动。花开时的艳丽不曾看到,花开时的香味不曾闻到,这样跟不上时序之嬗,漏过春之盎然,甚是遗憾。蜷缩在冬的日子,做着春之筹备,我还......[浏览全文]
龙湖位于龙凤山景区的龙凤山脚下,对龙凤山形成环绕之势,宛如一条盘绕龙凤山的长龙,故称龙湖。站在龙凤山青云梯的进口,一漾一漾的碧波便撩拨起你的视线,牵动起你的脚步,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要走近她。湖水碧绿碧绿的,在阳光下闪着熠熠的光辉,真是湖面无风镜未磨。瞬间,微风......[浏览全文]
有人说:“最耐读的是人。”精湛!对此,我感受颇深。60年前,我和丈夫同在一所重点中学任教,全县两个试点班,他教数学,我教语文。3年后,当学生的成绩大面积丰收时,我俩也收获了爱情。结婚初始,我们的婚姻生活很不平静,丈夫是农村人,我在城里长大,城乡思想差异让我们很多事情难......[浏览全文]
父亲七十岁了,一提到这个数字让人不免心酸,一股离别意味涌上心头。前几天与父亲视频聊天,聊到一些家事,聊到近九十高龄的奶奶,以及父亲相较于同龄人还算康健的身体。当然也说到自己,上次检查结果较好,一向低的白细胞值已升为正常,我同父亲说自己挺好。毕竟在与疾病斗争......[浏览全文]
剑文姓戴,鸭头王是他的外号,他以卖鸭头为业,师从“精武鸭头门”。他是我的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他考入了预备军人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入学前需要体检,剑文发育比较晚,为此闹了一个笑话,那天去体检时,老师发现他下身居然还没长出体毛,老师质疑他的年龄,有“冒充成人”之嫌。后......[浏览全文]
“不怕你笑,来咱中队的第一次五公里考核中,我都跑到尿失禁了。”六中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队长说道。这句话对于我这个初入队伍的大学生来讲,无疑是极为震撼的。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份体面的职业,一位而立之年的男人,一次普通的五公里考核中到底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力量......[浏览全文]
――写在父亲的节日我也早早就成了父亲。可是,很少想过父亲节,这类节日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礼节的客套,有时,就是亲人间毫无意义的麻烦。孩子们不来慰问,感情上过不去,我去安慰他们;我去慰问父亲,父亲也觉得突兀。开始时,仿佛看怪一样看我,反而弄得人上不上、下不下挺尴尬。......[浏览全文]
父亲是一本书,书里装满善良、勤劳、智慧。“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最早,这句话是毛主席说给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的话,意思是一辈子做好事需要坚强的意志。我的父亲不是名人。但他一生践行了“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的名言......[浏览全文]
一春天的湖里公园,花繁,叶绿,湖水柔,一切都是最好的状态,有盛世的气象。三月,频频去公园,不为看湖,看树,看人,只为四棵樱花。我觉得,春天的风韵,桃花占了五分,樱花占了三分。遇见樱花前,最爱桃花。因为桃花从年少时就存在于我的生活中。家乡的春天,田野间、人家的后院、山上,到......[浏览全文]
春天固然是美丽的,而夏天之美,又何曾输给了春天?那么春天之美,究竟又美丽在哪儿呢?夏天之美,究竟又美丽在哪儿呢?对于绿而言,只要春天来了,只要山丘上那粉的山桃花或黄的连翘花盛开了,她不需要走到马路上,甚至都不需要去向那,刚从野外归来的邻居们的嘴巴里边,去打听一下,她只......[浏览全文]
一天光熹微,我在妻子窸窸窣窣例行的保洁中醒来。见我睁开眼睛,她说道:“今天是大集,我们去集上逛逛”?难得她今天有此雅兴,甘愿跳出家务的围城,我焉能悖之?再说,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光顾集市,我的内心里不免也有几分了欲念,便点头应允。起床,洗漱。早饭后,忙过了一应繁杂的琐事......[浏览全文]
一写文很难,尤其是想给自己留下一些满意的篇章。写那些渲染生活过程的美文吧,许多人大不了就是模仿汪曾祺的口气,摸不透他骨子里那股子真气的根须。写某类思考生活的檄文吧,估计鲁迅再世也很难提起那只像样的秃笔。至于目前写散文的那些大作家,读几篇还觉得不错,再读......[浏览全文]
常言道:“谷雨前后,点瓜种豆。”今年又到了种菜的季节,都该种、该栽哪些菜呢?我心里不停地盘算着,思考着。也在种着,现在豆类都出土了。在家门口种菜,掐指算来,都有六七个年头了,虽然地方不大,但种的菜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七八个品种,把门前装点得可以说是花枝招展,引......[浏览全文]
浓浓的父爱,父亲节的回忆,难忘父亲的那辆自行车。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父亲有一辆残旧的飞鸽牌载重型自行车,有点笨重。征得父亲的许可,我骑着它常常去镇上“赶墟”,逛热闹的农村集市或百货商场,买一些书本文具,再去小食摊吃一碗面条、饺子和买几个“勺子粄”,那时的我还是......[浏览全文]
我在熟悉的地方寻找诗和远方,也在人间烟火中感受城市的气息和脉动,这是我的短歌行。——题记一、中南路的书卷气在武昌区中南路11号,寸土寸金的中南商圈,静静耸立着一座书店。素白如树叶又似卷轴的抽象艺术建筑,给中南路平添一份书卷气。如闹市中一座诺亚方舟,武汉外......[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