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高中作文
文章内容页

融洽

  • 作者:樂文 欠音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2-05-13 20:42:31
  • 阅读0
  •   融洽

      最近听到关于父辈的谈论非常多,我的父亲,朋友们的父亲。前些天我的父亲也是在大姑的盛情招待下过了50岁的生日。遗憾的是受疫情影响没能到场去感受家宴的幸福温馨。说起父辈也是要谈及母亲的,刚过完母亲节,朋友圈里也满是我们与父母那一辈人的共情的时刻。所以我会在想大家伙与父母他们那一辈人相处的非常融洽嘛。但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却会听到之间沟通的隔阂与不解呢?便是我们习以为常称之为的代沟。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对上一辈的见解与思考方式在很多地方都颇为排斥,虽然早已过了叛逆的年龄,这种排斥可能不仅源于当时激动不忿的情绪,而且很多来自于思维的理性。

      他们上一辈人大多是60、70后,与我们这“幸福的”一代人还是有太大区别。我们生长的环境是物资条件丰富,是思想自由开放,是科技产品大兴,是时代大跨步,是信息瞬息万变……记得同事曾经说过一句话,在幸福环境下长大的童年内心多是善良单纯,吃过苦的岁月往往教会人现实与理性。他们便是那吃过苦的人,思想相对偏狭保守,没有我们内心世界的理想化,它们没有随着流行的时尚大幅度摇摆,顶多只有少许的调整,甚至其中的绝大部分压根就没变。原来它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坚硬得多,像是化不开的顽石。

      我将之归纳为一种从生存到生活的思维模式。

      回想一下,我们从很小的时候就是在他们的提醒下成长,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成功的东西),还没容得乐出声来,他俩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那个时候确是在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对待生活。而慢慢的随着时间洗尽童稚。我们会学习,会去听去看,去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之间你会慢慢发现很多与他们不一样的声音与理解,在你挣扎的过程中就会慢慢有怀疑的过程,慢慢叛逆。所以诗人的说法是,从我们与别人的冲突中,我们创造了修辞,从我们与自己的冲突中,我们创造了诗。

      我们便开始看书,去看朱自清买橘子的父亲,去看《猫眼》里白天消失不见,夜幕下才登场的父亲等等,然后在求学在工作中去接触和父辈同龄的人,去听说别人口中讲述的别人家的父辈。零零碎碎的各色父辈,最终拼出我们每一个人有限生命经历里对他们的印象,他们就该是那样。并以此来作为我们与他们沟通方式上的准则。诚然大多数时候既有子辈与父辈的隔膜和嫌隙,也有难得的理解与认同。这边是我们常言之的代沟与融洽。

      慢慢开始深思,不知道等我自己也有了相当的阅历之后,思维走入了严整与成熟的那天,也见过半百,是否也会有一个不同的视角去面对自己的儿女,谁知道呢?

      到了现在,我也老大不小,兴许在父母眼中已经长大成人。其实从小以来,我爸妈对我的干涉行为还是相对较少,据说是追求所谓水到渠成。但到了现在,过了年纪的父母甚至会在很多时候打电话咨询我的意见,问一问我的想法,他们反而成了那个需要被提意见的“孩子”。多数情况下还会听从我的意见。

      不觉想到了陀氏语录“正常的父子关系,不是仅靠神秘主义的偏见维系,而是建立在理智、清醒和严格合乎人道的基础之上”。(引自《卡拉马佐夫兄弟》)

      首先我们是父母子女的关系,然后才是60、70年代和90、00年代之间的对话,最后才是老旧与新青直接的相互解答。

      老的一代认为以前能够激励自己的,却不能激励年轻人,而年轻的一代却觉得老一代不能接受自己的一些看法,老的一代是攀登者 年轻一代则是探险者,有人说,殊途同归,重在理解!

    【审核人:站长】

        标题:融洽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xiaoyuan/gaozhongzuowen/1852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美文苑美文苑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38936
      • 获得积分:6238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 火星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