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作文”】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把它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渴掘井。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提示:1.阅读所给的材料,思考如下问题:语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扩写时,可以分为几个段落,每个段落的要点是什么?2.议论性文章扩写的要点在于补充论据。想想你平日积累的材料中,有哪些事例、名人名言等可以作为论据。3.注意根据所论述的要点,简单分析论据,以揭示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
以恒为翼,筑梦前行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明代学者胡居仁以此对联,道出了成功的关键密码——持之以恒。在漫漫人生征途上,无论求学问道,还是建功立业,持之以恒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持之以恒,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渴掘井,这是成就事业的根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没有点滴的汇聚,便无浩瀚的江海;没有跬步的积累,便无千里的征程。曹雪芹著《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他在漫长岁月里不断积累生活素材,精心雕琢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最终铸就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如果没有曹雪芹多年如一日的坚持积累,又怎能有《红楼梦》中细腻深刻的世态炎凉描绘,又何来那动人心弦的家族兴衰传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平日里点滴积累的厚积薄发。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这是抵达成功彼岸的通途。“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之言,道尽了坚持的力量。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发愤著书,以超人的毅力坚持完成了史学巨著《史记》。他忍辱负重,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为后人留下了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相反,方仲永年少时天资聪颖,却因父亲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 “泯然众人矣”。一时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也难以在人生道路上走得长远。成功的道路上,困难与挫折如影随形,只有那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才能跨越重重障碍,抵达胜利的终点。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都印证了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实验,面对一次次的失败,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成功发明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如一日地刻苦练习,洗笔把一池水都染成了黑色,终成一代书法大家。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持之以恒的力量,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我们求学、成长的路途上,同样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提升,都需要我们付出持续的努力。或许我们会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或许我们会在成长中遭遇挫折,但只要我们怀揣持之以恒之心,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不断进步。
持之以恒,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让我们以持之以恒为笔,以坚持不懈为墨,在人生的画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