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校园中学作文
文章内容页

【浪花·在】人人都是孔乙己(议论文) ——读《孔乙己》有感

  • 作者:幸运调查
  • 来源: 原创
  • 发表于2025-04-25 18:46:45
  • 阅读0
  • 孔乙己实在是值得人们同情的。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去阐述其原因。

      第一,文中可以看出,孔乙己是一个落魄的知识分子,他思想陈旧、不思进取、偷东西。很多人不认可他,认为这样一个命比纸薄,还心比天高,死要面子的人,可有可无。

      其实,这原因并不在他。他曾经也许十分努力,为了当“举人”、“秀才”学了几年,拼命奋斗,却多次落榜。这可以从他对“回”字的研究看出来。

      而导致他考不上的原因,其实本质上是封建社会思想对人命运的压迫。正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让大多数知识分子走上了科举的道路。

      过度的竟争,就失去了教书育人的本意。科举制度成为了个人实现阶级跨越与封建皇帝统治天下的公具。而孔己已正是因为努力没有成果,所以才最终放弃了努力,这是科举制度对人的异化。说完他的缺点,也应该再说说他的优点。

      第二,他对孩子显现出心地善良。他总是分豆子,教数字,这是他在科举制度摧残下少有的人性高光。

      第三,可为何大家总认为孔乙己的缺点大于优点呢?这是因为,在忙碌的生活压迫下,嘲笑和践踏一个人,总是比理解和宽容一个人更容易。所以我认为,也许不是社会放弃了孔乙己,而是孔乙己放弃了社会,他已经理解和宽容了他自己,也放弃了自己的社会个体身份。

      在这个受达尔文主义支配的世界中,孔乙己选择与陶潜一般逃避,何尝不可?以上是对孔乙己的“洗白”,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同情。

      其实,人人笑话孔己已,人人又都是孔乙己。店长和短衫客是被社会异化的典型。我和邻家小孩是被大人压抑天性的另一个孔乙己。鲁迅是高一点的孔乙己,他也是知识分子,但他却时常怀疑自己能否真正拯救中国?万幸后人在他的肩膀上实现了。

      反观我们,又何尝不是孔己己?同情他何尝不是同情自己?只有改变教育体制、改变社会教育的本质,改变思想、才能让这个世上,再也没有让人同情的“孔乙己”们!

      

      (原创首发)
    【审核人:站长】

        标题:【浪花·在】人人都是孔乙己(议论文) ——读《孔乙己》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xiaoyuan/zhongxuezuowen/24168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