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人生感悟
文章内容页

老院里的光阴褶皱

  • 作者:墨雨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4-22 11:56:06
  • 阅读0
  •   二亩见方的老院,像枚被岁月磨旧的铜钱,圈住了半生光阴,却圈不住往心里钻的思念。斑驳的院墙是祖辈用青砖砌成的年轮,每一道裂缝里都藏着未说出口的牵挂。我常看见母亲站在槐树下张望,晨露打湿她的蓝布衫,像给思念镀了层霜,而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总在衣襟上反复摩挲,仿佛这样就能攥住远方游子的衣角。

      孤独是院角那口老井,深不见底地蓄着月光。母亲总在井台边搓洗衣裳,棒槌起落间,打碎的不仅是水花,还有她藏在皱纹里的心事。她把勤俭缝进粗布衣裳,把牵挂熬成咸菜缸里的酸香,那些腌渍的时光,在陶瓮里发酵成琥珀色的乡愁。每次离家,母亲总往我行囊里塞满吃食,沉甸甸的包裹里,分明是她用体温焐热的牵挂。

      老院的晨昏是支老式座钟,分针拨动的都是期盼。母亲常在鸡鸣时起身,踮着脚尖往门缝里张望,像在数算游子归期的刻度。喜鹊的叫声是她的晴雨表,若枝头热闹,她便笑成院里的石榴花;若鸦雀无声,她就对着门框絮絮低语,仿佛这样就能把思念捎到天涯。有时猫儿挠门,她慌忙开门却只见空巷,泪光里晃动的,分明是年轻时送别丈夫的场景。

      炕沿是母亲最长的驿站。她总坐在那里,把思念搓成麻绳,一针一线缝进鞋垫。针脚歪斜处,藏着"平安"二字;棉絮厚薄间,裹着"顺遂"的祈愿。我常看见她对着窗棂发呆,阳光在她银发上流淌,像撒了把会发光的思念。当她再次端起菜刀剁肉馅时,砧板上的咚咚声,分明是岁月在叩问归期。

      老院是座沉默的丰碑,刻着祖辈们用犁铧写就的家训。土墙上的裂缝里,还嵌着祖父用烟袋锅烫的"勤"字;窗棂的雕花里,藏着祖母用纺车纺出的"俭"德。那些褪色的窗花,是母亲用针线绣的族谱,每一针都连着血脉,每一线都系着乡愁。当她坐在门槛上择菜时,总爱说起"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说这话时,她眼里的光比槐花还亮。

      这座简陋的院落,是母亲用体温焐热的经卷。她把根须深深扎进泥土,让思念在砖缝里抽芽。当游子归来,总能看见窗台上晾晒的柿饼,像一盏盏等归的灯笼;灶膛里煨着的红薯,还带着母亲手心的温度。那些被岁月熏黑的梁柱,是母亲用脊梁撑起的天空,虽然简陋,却让每个归来的夜晚都温暖如春。

      如今我站在异乡的高楼,总在深夜听见老院的咳嗽。月光漫过窗棂时,仿佛看见母亲还在炕沿上徘徊,把思念折成纸船,放进门前的溪流。而那座老院,依然倔强地守着祖辈的诺言,用年轮丈量着游子的归期,用砖瓦封存着永不褪色的乡愁。

      或许我们终究是候鸟,注定要带着老院的体温远行。但那些被炊烟熏染的晨昏,那些被思念浸透的月光,早已化作血脉里的密码,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游子的眼眶突然发烫。老院啊,你是我永远回不去的故乡,却是我永远带得走的行囊。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老院里的光阴褶皱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zheli/renshengganwu/24133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