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矛盾冲突历来已久,已成南亚次大陆最不稳定因素。
此次印巴冲突主要源于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造成25名印度人和1名尼泊尔人死亡的恐怖袭击事件。莫迪在没有确实证据情况下,急于认定巴基斯坦是幕后黑手,便对巴基斯坦实施报复行动,暂停执行《印度河河水条约》等一些相应制裁措施,以断水等方式迫使巴基斯坦妥协让步。巴基斯坦不可能达其所愿,警告印度此举等于“战争行为”,双方小规模交火不断。
5月7日零晨,小规模交火终于升级,印度突然对巴基斯坦发动代号为“朱砂行动”的军事行动,对巴基斯坦境内9个“恐怖主义设施”发射导弹进行精准打击,接着印度出动战机,对巴基斯坦实施空袭。据巴基斯坦消息,印度袭击造成重大平民伤亡。
印度行动并不顺利,没有达到开打的预想不说,反而出师不利,空军损失惨重。开战仅一天,巴基斯坦就称击落印度8架战机,包括开战前印度刚从法国花巨资购买的36架“阵风”战机中的3架,边防站有士兵举白𣄃投降。尽管印方不愿承认,但随着网上流传出来的飞击被击落照片和相关信息增多,印度也掩饰不住刻意营造的假象。
随后,有报道说印度向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俄罗斯等国通报了情况。
阿三够大,全是神话。刚一开打,巴基斯担就打懵了莫迪,这到底咋回事儿,难道巴基斯坦导弹一直盯着印度飞机? 本想“挟武自重”,仗着装备等优势,吊打巴基斯坦,结果被巴基斯坦反打,狠揍印度。印度战机都没飞出边境,就被巴基斯坦导弹命中干掉,连给巴基斯坦收拾飞机残骸的机会都不给。
不仅莫迪颜面尽失、强人形象受损,一时半会理不出头绪,就连莫迪帮着吹捧的“阵风”战机生产国法国总统马克龙恐怕都脸上无光、心惊肉跳,“阵风”战机再被打爆、掉下来几架,还拿什么吹?还能卖给谁?
莫迪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更要挽回自己面儿,还要找来点“阵风”战机的面儿。还有33架呢,总不能全部还没飞起来,就被巴基斯坦的导弹打爆,但又不知如何应对,如何报复,向那几个国家通报,显然有听取他国意见,争取支持之意。
果不其然,时隔一天多,印度向巴基斯坦发起了新一轮攻击。不同的是印度再不敢用战机试水了,而是派出无人机。袭击造成巴基斯坦人员伤方,巴基斯担还击报复,击落无人机25架、摧毁印度陆军第12步兵旅总部……看起来,即便莫迪亲自操刀督战,也不能改变阿三的颓势,还是占不到便宜,不要说要打胜了。尽管巴基斯坦的对于击落的飞机和无人机等数据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证实,但被打下来是无疑的。
莫迪之所以在此时突袭巴基斯坦,是在怀有自己如意打算中被美国怂恿,出现战略性误判,仓促间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对巴基斯坦发动较大规模军事行动,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不外乎以下几个:
增强影响,谋求地区主导。莫迪上任以来,一直谋求主导地区事务,想当南亚霸主,由我说了算,据此提升国际影响,步入强大国家之列。本国生产、“万国”购买,大力发展军事,就是明证。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已爆发三次大战,印度取得胜利,尤其是第三次,印度完胜。历史加现在,莫迪自觉底气十足、信心满满,欲再以武力碾压巴基斯坦,削弱其力量,逼其让步,强化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
转移矛盾,以求嬴得选票。今年印度大选,莫迪政府面临重大危机。国内经济发展不力,东北部独立运动迅猛、民族主义气势上升等等,都加剧了印度国内本就突出的矛盾、增大了民族分裂的危机。莫迪需要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视线,缓解国内矛盾,还想赢得“强人领袖”美名,获得民族主义者的选票。不管恐袭事件是“自导自演”,还是他方制造,都成为莫迪向巴基斯坦动武的最好借口。
配合美国,意在中巴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先行先试项目。实施以来,在改善巴基斯坦交通和能源基础设施、改变巴基斯坦国家发展面貌、造福巴基斯坦民生福祉、促进中巴两国实现融合发展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巴经济走廊已是巴基斯坦走向繁荣的门户,是经济与战略愿景的基石,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主要节点。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冲,美国不可能孰视无睹。中美关税战打得正酣,美国添堵中巴经济走廊,干拢中国“一带一路”良好发展与继续延伸,牵制中国意图明显。
莫迪如意算盘打的噼哩啪啦响,无奈事与愿违,印度军方太过拉夸,不给莫迪面子,让莫迪下不了台,不知如何收场,处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小打小闹,达不到目标;大打又恐没有胜算,更恐难以掌握局势,毕竟巴基斯坦也是拥核国家。更何况,还得看美国等国的脸色行事。
从目前来看,莫迪显然如国内叫嚣“教训巴基斯坦”的狂热势力一样,高估了自身,轻视了巴方,误判了形势。在此情形下,美国还煽风点火,印度自然就借机搞事。
巴方这些年来在中国支援和“一带一路”推进中,发展迅速,特别是主要武力基本都是中械装备,大大提升了巴方军事实力。这两天的双方战况,足以说明中械武器的明显优势,首次通过较大规模实战得到检验。印度的“万国”牌,看起来较为先进,配备数量也多,但正因为是“万国”造,想将它们各自的信息等整合统一起来,印度当下没这个能力,这就使“万国”牌真正实现“万国”,各自拥有各自系统,发挥各自优势,难以整合协同,统一灵活指挥调配,也很难对抗信息一致、灵活统一的巴方一国造。
莫迪在国际道义上也处不利。他的做法遭国际舆论质疑,不掌握恐袭实证,就认定巴基斯坦是操盘手,单方面断了巴基斯坦的水源,不仅违反国际法,而且在国际上开了个不好的头。如果他国效仿,就可随意掐断直接关乎关系国百姓死活的命脉。
莫迪想借美国之力,然美国只会浇油拱火,妄图印度搞事给中国制造麻烦,不会实质性界入太多。一方面,美国还没有从乌克兰危机中抽身,又被自己发起的关税战所困。特朗普突然宣布与胡塞停火,就能说明问题,这也给莫迪泼了冷水;另一方面,中俄等大国都与印巴有关联,为各自利益,也想平衡各方,这就决定了印巴冲突不单是地区磨擦,现在的代理人战争,也不光是美国的专利。克什米尔地区是中巴经济走廊核心地带,印度背后有美,也不敢对巴基斯坦贸然行事、任意扩战。
印度士气受挫。印度最先进的四代半战机“阵风”,是法国军工出口王牌,是达索航空的镇厂之宝,而在印军手里却成了被歼“王牌”,一日被干掉3架,印度自产的战机就不消说了,这对军队土气打击是显而易见的。印度战机都不敢出动了,照此掉的那速度,那可真掉不起。
由此可见,这场印巴冲突扩大失控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说几乎没有,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打打停停,有得有失,最终在一些国家的积极运作调停下,莫迪找个台阶顺坡下驴,谈判止战。要说此次冲突的输嬴,莫迪一定不是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