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时,气温仍然很低。空气中有一种凛冽的气息,但明显感觉出无限的生机蕴含其中——这就是春天的味道。你能想象得到吗?春天始于黑暗和冰冻覆盖下的苏醒,传递出无限可能。
我漫步在西安城墙上青砖铺成的路上,深呼吸,这是三月初的傍晚。华灯初上,城市里喧嚣中有一种沉静,让我不由得来到这里,想看看历史筑成的古迹。城墙上面如此宽阔,完全超乎了我的想象。我宁可相信,在建立城墙之初,并不是为了防御,而是有一个高而广阔的空间与视角去俯瞰这座城、这整个世界。现在,我能够看到城墙周围的建筑,都是一个个小屋顶;在古代,估计在整个城市,唯城墙最高了——高度真的是能够给人们带来安全感的。现在夜幕已是深蓝,华丽的灯光勾勒出瞭望阁和角楼的轮廓,四周高楼上的灯光几乎全部亮了起来,好像群星闪烁,簇拥着城墙上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恍惚之间,好像时空与历史重合了。那每一块青砖,如此巧妙地堆叠而上,那稳固与高度,完全能够在风雨中成为醒目的标志。
不同于冬天沉闷、压抑、坚硬的冷,春天的冷有一种躁动,仿佛无数个音符在空气中跳跃,打破冬天缓慢而内藏的韵律,打破寒冷固执的无情。春天已经消除了冰封给世界带来的忧虑,生命可以继续生长了。春天给我一种执拗的邀请,我时刻感受着它那明亮眼神的吸引。我被大自然邀请参与内心洪水般汹涌生长的变化,伴随着些许恍惚和陶醉。我被允许在逐渐升温的感受中、在逐渐靠近的温暖中做任何事情,没有限制。这就是春天的感觉吗?春天撩拨着我生命的一切,我无法抗拒与春天之间的盟约,在这美丽的季节里。
春天来自于内在——心里是春天的时候,身边的一切就会是阶梯。春天带来一种豁然开朗的气息,感觉一切都要开始改变了。春天是一种无形而奇特的能量。忽略寒冷的温度,让意志成长起来,只要突破,只要改变,只要成为生命的洪荒之力,赋予身体勇往直前的力量。
初春的气候透露出一种冷峻和理性,但是有很多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在这种冷峻中隐藏着——像一个内心藏有大爱的智慧的人,不轻易吐露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涓涓细流,向世人展示很有底蕴的美德,散发出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和善与美的希望。那些不完美的难堪与纠结,也会在春的洪流中舒展与改变,成为春天的一部分——哪怕很小,哪怕微不足道。
初春的“冷”饱含着孕育的能量,无限可能在其中慢慢生长,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已不能逆转回到冬天——只能越来越暖,即使会来几个倒春寒,那也无所谓。在寒冷的冬天度过漫漫长夜的人们,那些无力幻想、无力改变、失去希望的人们,请确信——春天的气息已经穿越大地的厚土,种子的胚芽已经萌生,万物共振着春天的频率。连腐烂的残叶,也被春天征用为沃土。春天是深藏之后的璀璨,长久沉默后的妙语,失望后的峰回路转,更是貌合神离后的心有灵犀、冷彻心脾后的初生之纯。
原来春天就是无处不在的,它在宇宙中像一张网,传递无限的春的信息;它去到世界的角角落落,无论圆满的、散乱的、明艳的、破败的,都被虔诚而来的春的气息渗透和催生,期待改变、期待喜悦、期待成长的愿望都如烈焰,光华四溢,如置身于奇幻梦境。天空飘过一些雨星,整个世界笼罩在一种凉爽与潮湿中,伴着夜幕的降临,好像在演绎一种旷世的孤独,但是还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城墙上的串串红灯笼也显得那么珍贵——这种气氛很适合深思。即使刮风,即使下雨,也改变不了这是春天的事实。即使在风雨中手脚冰凉,但我确信自己在呼吸着春天的气息。在这种气息的加持下,不曾明晰的过往,在蓦然惊觉时,或许感动的泪水已悄然落下。
原来,大自然永远都在赠予这份春天的萌动与生长给我。春天的种子,即使历尽艰辛,它也绝对不会长成冬天。每一个春天都是生命的复活,春天并不是暖风吹得游人醉;而是阳光照耀下的大地复苏、生命重生,是有风骨的选择带来的自豪和笃定。这种逐渐增长的温暖,就像对严寒的嘲笑一般,让我回想起过去多少次从困境中走出时的感觉。这一种不可违逆的趋势,竟然就是从冬天到春天的转换。
城墙屹立六百年,守护着西安城,是历史的记忆。现在沿着城墙内,分布着很多现代气息的酒吧和餐厅,传递着西安人用音乐与休闲来诠释的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这座破烂的城墙被人们视为有碍观瞻,拆除的呼声很大,是当时的市长力排众议保住了它,并请西安周边的村庄提供了修葺的青砖。在一些历史时刻,总有力挽狂澜的手留住了文明,就像这西安的城墙,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呈现给世界——西安不愧是中华文明的延续与承载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