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军团从开阳冯三经中合炉、谷坪抵达开阳楠木渡地处乌江边的大塘口、桃子台,彭德怀、杨尚昆等于1月3日到达大塘口,当天下午17时许,便命令红军大部队准备在大塘口、桃子台、围杆嘴、水井湾、鸡冠石渡江……
为了摸清乌江两岸的情况,红三军团先期于1934年12月底派出侦察兵,到大塘口、桃子台模清了情况。1935年1月初,红三军团陆续到达大塘口、桃子台,作宣传动员,准备渡江的工作。红军到达桃子台后,没有打扰百姓,战士们在红房子刘应常、高坎子刘金林家院坝、屋檐驻扎。红军纪律严明,待人和气,对老百姓非常好,战士们驻扎下来后,便帮老百姓打扫院落,帮百姓挑水,对生病的老百姓,红军卫生员还看病送药,红军宣传队员们还向老百姓作宣传,讲革命道理,教大家唱歌和打快板,当时的桃子台,军民鱼水情的氛围十分浓烈。不少红军宣传队员,还在刘金林等驻地老百姓家房壁上书写标语“红军是干人的军队”、“农民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等,这些宣传,拉近了红军与老百姓的距离,点燃了老百姓的心火,使老百姓感受到红军真是穷人的队伍,红军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的军队。
当时红军主力部队驻扎在谷阳江山大瑶林坟湾一带(红军指挥所设在桃子台红房子刘金荣、高坎子刘金林家),红军电台架设在刘金林家,电台天线在他家房顶上。红军指挥所召开了几次渡江会议,统一思想,拟定了渡江方案。通过发动宣传,当地老百姓支持红军渡江的热情高涨,大家踊跃帮助红军作渡江的准备工作,马朝沟熊明清将自家喂的大肥猪宰杀后,无偿送给红军,关口覃德洲家、麻窝堡刘金华等几家也将自家喂的大肥猪宰杀后,送给红军。不少百姓还将粮食、蔬菜、菜油等食品无偿送给红军改善生活。
大塘口、桃子台一带刘姓较多,是大姓,当时的族长是刘树先,为了帮助红军渡过乌江,刘树先将族人召集拢来,动员刘姓中身强体壮的棒小伙子们在桃子台一带砍伐竹子,并扛到江边,帮助红军搭浮桥、做竹笺,还动员大家把家中的挞斗、门板等也扛到江边,作船用。刘氏族人中的棒小伙子刘金德、刘金先、刘可安、刘可印、刘可禄、刘可龙、刘金云、刘可源、刘应明、刘德顺等积极响应,日夜奋战在江边,为红军搭浮桥,做竹笺。红军为刘氏族人的壮举十分感动,拿出麦面,分发给刘氏族人们吃,大家都非常高兴。
1935年1月3日晚上11点,红军开始渡江,刘氏族人中的棒小伙子们全部义务当船工,冒着严寒,在乌江河面上来回穿梭,帮助红军渡乌江。此次渡江,由于红军人数多,一直过了三天三夜,红军才全部过完。
刘氏族人帮助红军渡完江后,有几个红军首长连声向他们表示感谢,还把身上的二把大刀分别赠送给刘金德和刘玉洲,让他们作自卫武器。
刘氏族人帮助红军渡江后的七天,刘玉洲被息烽县警察局派官兵将其抓到息烽警察局关了起来,严刑拷打刘玉洲,说他通共,经找人四处疏通,最后罚款100块大洋,100块大洋不是小数,刘玉洲没有办法,托人捎回信回家,刘玉洲老婆四处筹措,凑足了100块,把钱交了,才把被关了十多天、满身是伤的刘玉洲保释回来。刘玉洲回来后,便把自家的好田卖给息烽核桃坪张家,才把借款还清……
刘氏族人刘树先、刘安明帮助红军渡过乌江后,无偿为红军担东西到遵义鸭溪,从桃子台到鸭溪,山路崎岖,道路泥泞,但是,刘氏兄弟心里却十分高兴,为红军挑抬物资,是红军对他们的信任。到了鸭溪后,红军首长紧握他们的手,感谢他俩不辞辛劳,为红军挑抬物资,并每人送了一套军服给他们,返回桃子台的路上,怕碰上国民党兵和民团乡丁,白天躲在山林中不敢走,晚上才摸黑夜行。为了安全,他俩把红军送的衣服反转穿,钻灌木,走丛林,又饥又渴,又累又乏,经过三天三夜的昼伏夜行,终于到了桃子台对面的洞湾处,俩人看见对面的乡村老屋,才松了一口气,瘫坐在地上……
大塘口、桃子台刘氏族人帮助红军渡乌江的大半年时间后,即1935年底至1936年初,贺龙和肖克领导的红二方面军又来到这个地方。红军侦察兵先期到来,化妆成耍猴戏到大塘口、桃子台,侦察乌江渡口的情况。红军侦察营长来到刘玉洲家,说明来意,恳请他到时帮助红军运送物资过江,刘玉洲告诉侦察营长,上半年帮助彭德怀、杨尚昆领导的红三军团过乌江后,被息烽警察局抓去打得一身是伤,现在还没有完全好完,但我可以找人来帮你们过江。侦察营长听后,非常感谢。
不久,红二方面军来到大塘口,肖克将军在侦察营长的引领下,拜访了刘玉洲,并带来军医为刘玉洲治疗。肖克将军向刘玉洲讲了许多革命道理,还邀请他参加红军,刘玉洲很高兴,非常感谢肖克将军看得起他。但经过一番考虑后,刘玉洲才难过的告诉肖克将军,家里人多负担重,我走了家里人怎么办,我还是不去了。肖将军沉吟半天后,问刘玉洲,我们走了你怎么办,刘玉洲说,我到外面躲一段时间就过去了。肖克将军听完后,那好吧!我把我最有价值的勋章分成俩半,我拿红布给你包好,你把他保管好,等革命成功后,我派人来找你,接你和我们一起为人民服务,过上幸福的好生活。大部队渡江过完后,肖克将军坐的最后一船,刘玉洲拉着肖将军的手激动地说,能交上你肖克将军这样的朋友一生都值得了。
贺龙、肖克的部队走后十多天,刘玉洲又被息烽县警察局抓去关起来,严刑拷打,说他通匪,一天只给他一碗饭吃,关了5天后,一个姓吴的警察才给他吃饱饭,此人是袍哥会的兄弟,知道刘玉洲是袍哥,十分关照他,刘玉洲问他被关起来了能不能放出去,他说要交120块大洋才放你出去,那就请你给我家里带个信回去,叫我家里想办法找人把钱借来交了,等我出去想办法还给他们。就这样关了15天才放出来,他回来俩个月都渡不了船,六个月才好完,家里又一次卖了好田,才把借的钱全部还清……
1949年,贵州解放,次年,解放军148团工作人员专程来到大塘口,了解刘玉洲在1935年和1936年帮助红军渡乌江这段历史……
时间如梭,岁月更迭,红军强渡乌江的历史已有八十多年了,漫长的岁月里,桃子台、大塘口的老百姓,特别是刘氏族人的后代在前辈讲述的红军故事中不断长大成人,大家都十分珍视当年红军和老百姓结下的鱼水情缘,也常常被当年红军不怕困难、英勇战斗的故事而感动,更为桃子台、大塘口刘氏族人帮助红军渡乌江的壮举深感骄傲和自豪……
红色故事,需要颂读;红色文化,更需要传承;不能让后人忘记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更不能让大家忘记那段回肠荡气、震撼人心的历史。
桃子台、大塘口刘氏族人的第二代刘应贤等,第三代刘明勋、刘明坤、刘明辉、刘明应、刘明江、刘明凯等三十多人自发组织、自掏腰包、自筹经费、走村串寨、走访老人、倾听讲述、搜集资料、拍摄图片,召开各种座谈会,核实材料,并到外地查阅史料……经过近十余年的辛勤努力,他们把所有文字图片材料汇编成《红色的土地、历史的传承》一书,该书二百多页,记录了当年红军与当地百姓的鱼水情谊,宣传了红军渡乌江时可歌可泣的故事……
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红色记忆,永不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