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探寻煤炭文学史的好书

  • 作者:李文龙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5-21 12:05:52
  • 阅读0
  •   究竟煤炭文学起源于何时,最早的有关煤炭内容的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及其他是什么?最近,笔者有机会拜读了中国著名煤炭史专家、作家吴晓煜先生的《煤炭文学作品札记》。这是一部介绍中国早期煤炭文学作品、探寻煤炭文学史的好书。此书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界,叙述了中国煤炭文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煤炭文学的发展情况。这部由应急管理出版社出版的近三十万字的书,内容共分为四辑,即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及其他。作为札记,吴晓煜先生在书中详细讲述了煤炭文学作品的许多要点和心得体会,言简意赅,深入浅出,便于读者理解和消化。一部煤炭文学史,实际上也是煤矿开采史和矿工命运史。阅读之后,颇深启迪和教育。

      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艰苦、特殊的行业,煤矿工人是特别能战斗的人。吴晓煜先生的《煤炭文学作品札记》,搜集了很多早期的经典煤炭文学作品,反映了煤矿的艰苦作业环境状况,讴歌了在地层深处为国家为社会付出奉献的煤矿工人。他的作品特点是,内涵丰富,信息量大,体裁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精干,写得生动形象感人。书中涉及到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煤炭、煤矿、煤矿工人为题材或有所关联的内容。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本、报告文学、民间文学、儿童文学等多个领域。《煤炭文学作品札记》的出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有利于煤炭事业以及煤炭文化的繁荣发展,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喜爱。

      煤炭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文学作品札记》收集了各类煤炭文学作品以及相关资料,由于年代久远,收集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但吴晓煜先生根本不顾及这些,也不考虑自己年事已高的实际情况,立志在有生之年完成这项艰巨的写作任务。他除了从个人的藏书中认真地翻检外,还向各方面的朋友及文学、史志工作者收集或拜托人家提供线索。并自费购买了相关的图书资料。那些年代久远、早已停止出版的旧书,搜集起来很不容易。这些艰苦细致繁杂的工作,对于一位当时年近八旬的老人来说,是何等的艰辛劳累。但吴晓煜先生全然不顾这些。他这种严谨治学和敬业奉献的创作精神,令许多人表示由衷地敬意!

      在阅读这本《煤炭文学作品札记》时,笔者从书内四辑中挑选了部分诗歌和文章作品进行了深度的研读思考,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理解,体会到煤炭文学作品的巨大精神力量。也让我们知道了徐陵、岑参、苏轼、于谦、纪晓岚、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朱自清、路遥等名家与中国煤炭文学的关系。获悉在作家笔下煤炭曾有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如“香煤饼”、“阴阳炭”、”炉中首”等等。煤炭文学的历史,足以证明煤矿是蕴藏珍贵写作素材而取之不尽的中国文学富矿。

      吴晓煜先生在第一辑“诗歌”中写了60篇文章,介绍了涉及煤炭内容的诗歌作品。既有中国古代的《咏煤诗》,又有近代的《挖煤叹》,还有当代《中国煤炭诗选》。他从多个方面和角度,热情歌颂了煤矿与矿工。比如《挖煤叹》描写的是挖煤的辛苦,表现出挖煤人的艰难遭遇与悲惨处境。当年的挖煤人,既是人又像鬼,是鬼非鬼,是人非人。如同在地狱中劳动,过着鬼一样的生活。在《我看当代煤炭诗选》一文中,吴晓煜先生写道,“中国是世界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文化强国,具有500万职工的煤炭行业,不仅能生产了数以百亿吨计的煤炭,保证了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能源需求,而且也具有强大的文化动力与文化产出能量。”从这段文字表述中,读者深感煤炭诗歌在煤炭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强大的精神作用。特别是表现出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突出特点与非凡意义。

      吴晓煜先生在第二辑“散文”中写了12篇文章,深刻探寻了煤炭文学的历史渊源。这些文章既有明代的《开煤洞记》,又有李大钊、鲁迅的相关文章,还有臧克家、冰心等作家诗人的经典作品,让读者进一步了解了煤矿开采生产的艰苦过程,获悉了矿工的艰难工作历程。他在《李大钊著文介绍煤矿工人的生活惨状》一文中明确告诉读者,“李大钊是我国煤矿工人运动的先驱者,他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煤矿工人怀有深厚的感情。”吴晓煜为此还赋诗一首:“伟哉大钊先驱者,壮矣舍生向天歌。铁肩妙手今安在,赤旗世界在中国。”他用格律诗的形式,表达了对中共党的创始人李大钊的尊敬与景仰之情。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煤炭散文的深邃意境和丰富情感。

      吴晓煜先生在第三辑“小说”中写了18篇文章,努力追寻小说在煤炭文学中的踪迹。说到了蒲松龄的《龙飞相公》,沈从文的《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蒲松龄的《龙飞相公》是我国最早的煤矿小说。他的家乡就在我国著名的煤城山东淄博市的蒲家庄。在煤乡长大的蒲松龄自幼接触煤矿和矿工,对采煤业是熟悉的。因而他在《聊斋志异》中对煤井和矿工有所反映。吴晓煜先生还写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煤矿的文章,强调这部杰作与煤矿“塑造了一个煤矿平凡的世界,再现了改革开放年代发生在煤矿区的一系列情景,展现了一个个煤矿人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他写了煤矿人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利用巧妙的人物设计、场景设计和情感设计,编制与演绎出煤矿的立体影象。”每一位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作品,都可以从中吸取营养与智慧,得到激励与力量。

      吴晓煜先生在第四辑“剧本及其他“中写了18篇文章,研判了煤矿文学中的戏剧类作品。这里既有经典话剧《雷雨》,有京剧剧本《节振国》,还有口述文学《煤海怒涛——大同煤矿工人斗争故事》。使读者对煤炭行业,特别是对煤矿井下生产与矿工的付出奉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吴晓煜先生在《曹禺经典话剧雷雨中的煤矿信息》一文中强调,“煤矿活动是《雷雨》全剧的社会背景之一。……煤矿工人罢工是剧中的重大事件。……话剧塑造了鲁大海这一煤矿工人形象。”阅读这段话,使我们更加认清黑暗旧社会的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情况。在《口述文学——“煤海怒涛——大同煤矿工人斗争故事”》中,吴晓煜先生写道,“当时全国开展大跃进,煤矿工人以高昂的生产积极性夺取煤炭高产,支援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发矿工热爱党、热爱新中国,投身于煤炭生产高潮中来,加上大同煤矿党委正在组织编写矿史,搜集矿史资料,于是党委组织人员,选择部分老矿工进行口述,安排专人记录整理。看来,编写此故事集一举两得。”吴晓煜先生讲述的这些故事,人物形象丰满,语言生动流畅,故事情节曲折,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难得的红色教材。

      笔者认为,阅读学习吴晓煜先生的这本《煤炭文学作品札记》,对推动煤炭文化建设,繁荣和发展煤炭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本书不愧为是一本探寻煤炭文学史的好书。

    【审核人:雨祺】

        标题:探寻煤炭文学史的好书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jieriduanxin/24391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要战通要战通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31
      • 获得积分:619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65.*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