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摘抄
文章内容页

响水的人和事

  • 作者:萝卜头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4-06-30 19:15:57
  • 阅读0
  •   最美响水五月天,芳菲尽展醉游人。

      日前国内网络文学平台《冬歌文苑》联合响水湖海艺文社进行采风,走进响水,深入了解响水,感受响水的自然之美、历史之美、人文之美,一路走过,响水的人和事,尽收眼底,且随着时空的拉大而印象愈加深刻。这里拮取一二,以飨读者。

      文气冲天

      平常,我们遇到文气十足或谈吐不凡的人,就会戏谑:“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这次专程去响水采风,不是开玩笑,而是真有这种感受!

      的确,响水的文治武功达到较高水平,到处呈现文化昌盛的景象。

      走进海洋小学,除朱将军的校名、碑刻等多处书法题词外,进大门还看见右侧有栋“幼儿园”的书法招牌,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题写的;军中文武将军朱文泉和黄国柱,如此文武双全而自律者,可谓登峰造极。

      不料,乡镇也有通天人才。参观石斛基地之后,临别主动找我加微信的是随行的一位六十开外的响水人殷昌树先生(以下简用网名“智叟”)。我回长沙后发表了一篇《黄河故道白杨绿》,反映退役军人吴万群作家的成长轨迹,智叟留言深情告白:“我与吴院长相处多年,亦是老战友,吴万群老师有三大特点:一是为人敦厚、诚实,从不耍小聪明,表里如一;二是待人谦和、礼让,从不摆架子,尊老爱幼;三是吃苦耐劳、大方,从不计较得失,乐于奉献,是我们响水文坛的一支标杆。初处不烦,久处不厌……”我看他点评思路清晰,几句话给予吴老更深层次的评价,遂引起了我对他的关注。

      智叟虽然过去没有在冬歌文苑显山露水。这次采风后,却发表了一篇《云梯仙草寻访记》(上、下)。查看其简介,头衔一串:“现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黄圩(xu)镇‘百姓名觜’办公室主任”。简历不凡,不用赘述,知道是“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足矣,因为这意味着散文创作与学术达到最高境界。可智叟是中国乡村最基层的业余作家,与城里人比,学习条件相差甚远,取得N个头衔,谈何容易。

      智叟是黃圩镇人,离云梯关村还有距离,这次也是随团采风。

      散文就是靠故事情节和细节描写打动人,他在《冬歌文苑》首发散文《云梯仙草寻访记》(上、下)抓住一个切入点写深写透,集知识性和故事性于一体,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宣传效应!

      智叟不仅写作水平较高,而且感情细腻。

      我回到长沙后,常收到他发来的慰问信息,我却不常回。有一次,谈到健康时,问及他的空腹血糖竟达到“12点”,我为之惊讶!便提醒他,“如果常年如此,将导致高血糖并发症”“糖尿病是世界上仅次于癌症的第三号杀手,得了这种病,意味着胰腺功能渐渐丧失,不可逆转,别掉以轻心!”

      在响水住店几天,没找到休闲养生场所,还是名人诗话动听:似乎从天空到地面,满世界都是响水人在奋斗。乡村作家智叟把身体置之度外,与吴院长生活环境不同,老来却一样笔耕不辍,这不就是响水文人普及的养老理念和冲天干劲吗?

      伉俪和鸣

      这次采风后,吴万群院长及其夫人给我总的印象是“德艺双馨”。评价一个人的德行,只要看两点:一曰起点,二曰终点。

      传记《军旅足迹》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抖落的细节——起点“洞房花烛夜”。这两口是在部队举行的婚礼的,吴老幸福地回忆,新婚之夜,两人卸妆后,老公把衣服挂错方位,军嫂就即刻纠正:男人衣服要挂在上,女人衣服要挂在下,还说这是妈妈教的;当兵的人不讲究“陈规陋习”,男人随手把灯关了,军嫂却说“新婚之夜不能吹灯”,直至天亮。可见,新娘小时候就受到过严格的家庭传统教育。读过吴老的回忆录,就记得“男在上女在下”“新婚之夜不能吹灯”的响水人的礼节和习俗。

      要说其二,暂且为时过早。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上,男主人舍得的事,女主人支持。当年转业干部转业费很少,转业回老家,夫妇白手起家,通过不断奋斗,有房有车,住房多了不出租,腾出来用于开办文学和书法沙龙。在感情上,伉俪有一句“比永恒多一天”共同的誓言,“终点”富于诗意和想象。

      伉俪情深者居多,和鸣者则少。

      夫人施从娈最近发表一篇散文《美丽潇洒的观赏鱼》,从中看出作者雅兴不少,不知从何时起,两口子都迷上了乐器,而且养鱼、码字样样行。夫妻恩爱有加,这修行养性的文章还写得那么细腻。我还知道的是:那时,随军到部队没有工作安排,夫人就响应老公号召,带领团机关军嫂一起下海经商。

      在部队军嫂自谋生计的创业故事,一度惊艳上下;夫妇转业到了地方,老婆辞职开平安宾馆,老公就撰写“把平安带回家”的书放在宾馆招揽生意,直至两口子都走上文学圣殿。

      伉俪和鸣,堪称奇迹!

      伉俪情深,可敬可爱!

      敬的是奋发有为,大器晚成,夫妻同心:“穷则独善于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爱的是施女士具有东方女性的传统美德,相敬如宾,比翼齐飞,成为中国和睦有为的家庭典范。

      这对伉俪的生活阅历,将昭示后人:一个有能力的人,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实在过不去就绕个弯也要前进,决心就是力量,坦诚就是效率,平坦不是最佳道路,起伏才有丰富人生!

      文脉传承

      我参观县美术馆时,见到一个衣着淡雅,犹显年轻的女士,专心致志地欣赏书法作品,以为与我一样爱好书法有共同语言,遂出门就主动找她搭讪互加微信,一不小心,就被摄影记者“老糊涂”抓拍。

      她,网名“小榕树”,实名顾舟。自称是湖海文艺社的编辑,还指着站在身边的林爱华女士说:“她是主编”。途中交谈才知林主编,年近七十,看上去一头椰雕般发型下,覆盖着圆圆的脸蛋,身段匀称得体,形象上看不出比我大五岁,连忙上前示好,表示敬意。

      虽然有了“小榕树”的微信,但我记得她,她却忘记了我,也许矜持没有联系过。我想了解湖海艺文社的概况才找她,发来几篇文章,我都看过,了解到作者系响水县作家协会会员,响水县湖海文艺社文学院会员,发表不少散文、小说和诗歌,也是个文学创作的全能手,原起于银宝盐业公司办公室当文员。据她交流,响水湖海艺文社的创作队伍不断壮大,至今发展有200余名社员。

      有趣的是她解释说“一下子来了那么多大咖,我有点分不清”。其实,队伍中即使有“大咖”,也少不了响水人。

      她不光忘记了我,还在打听“采风团跑步的那位作家叫什么名字?”这就让我蒙圈,我根本没有那个印象,加之南方人说“跑步”,是指男女风流韵事,故我暂且笑而不答。

      当然,我见到“小榕树”在大海退潮望得见开山岛时,在海滩上做了个倒立动作,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目光。她不仅爱练瑜伽,还是个马拉松跑步健将,曾拿过不少奖牌,出于兴趣爱好,对健步如飞的作家就会格外关注。

      我看到小榕树过去发表的散文《老街的记忆》,这是一篇记载响水史迹的佳作,呈现了历史的原生性。可惜呀,响水那条老街不复存在。

      据记载,老街叫砚台巷,由响水籍中国著名现代作家孙石灵所取名。响水人民为了纪念孙石灵,专门建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公园:石灵园,是响水人引以为傲的文化地标,响水文化界经常在此举办重大文艺活动。

      从“小榕树”的记忆中,我更详尽地了解到中国现代作家孙石灵,最早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响水中国十大作家的先行者。可见,响水的文化源远流长。

      唉,文脉相承,难怪响水人都爱舞文弄墨,自讨苦吃,自得其乐!

      2024年6月25日于长沙

    【审核人:凌木千雪】

        标题:响水的人和事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jieriduanxin/18415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萝卜头萝卜头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84
      • 获得积分:1425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223.*
          【萝卜头】发布的其他文章: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