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中学时,很想通过高考,考一个北大一样的大学。后来,高考考完出分之前,我去北京旅游,还专门去了一趟北大。虽然未名湖、博雅塔依然美丽,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不经意间瞥见绿茵茵的草坪上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两个红字——感恩。年少的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感恩是能考到北大的学生应该具有的美德,所以当时也暗暗立志要把“感恩”二字铭刻在心里。
知易行难。“感恩”说出口容易,践行起来却难。高考固然是会有遗憾的,我也考上人人羡慕的985大学,但是现在十年过去了,再回想起来,却觉得最值得感恩的是有高考这样一次珍贵的机会,而非在于考出了什么惊喜的成绩。生活中亦是如此,每天被喜怒哀乐牵着走,其实应该知道生命本身就很珍贵、很美好。诗人巴尔蒙特说:“为了看一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剥离了世俗的功利与复杂,回归到生命最本真的状态,会觉得存在本身即是意义。
感恩不是无视苦难,而是在黑暗中仍能看见光明的能力。只有在绝对黑暗中才能看见最微弱的光,往往在最深的黑暗中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就好比我年少时在乡下的外婆家能看到灿烂的银河,城市满是光污染的夜晚是看不见星星的。银河铺洒于万丈红尘之上,是高于世俗的美好。所以康德说:“世上只有两件事物令我心怀敬畏,一是头顶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星空象征永恒,璀璨动人,凝望星空,让人思考生命的渺小和意义,感悟宇宙的诗意和宏伟,生活中的烦恼顿时疏远了,内心会平静如水。
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中说:“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我总觉得,那些伟人,就像夜晚中的星星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在黑暗中不至于迷失或失去希望。文学之路很难,好在有那些伟大作家作为榜样,让我不至于放弃。现实的花花世界有太多茫然无谓的追逐,就如梦幻泡影一般,唯有仰望星空之时能让人清醒,从红尘中抽离,感悟生命的本真意义。
我原名“王昱娟”,“昱”指日光,“婵娟”是月光,但我觉得做一颗渺小却明亮的星星就很好了。每个渺小的个体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造化的神来之笔,日复一日的喜怒哀乐、阴晴雨雪,每种体验都是生命珍贵的一部分。很喜欢一句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分钟计数,而在于那些让我们眼睛发亮的时刻,以及为他人创造光亮的时刻。”时间不是用来填满的容器,而是用来点燃的火种。找到值得燃烧的事,便是对生命、对时间最好的珍惜。人与机器不同,在于人有梦想的能力,能为自己的人生做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在平凡生活中憧憬诗和远方。
我希望自己的人生不要在混沌中虚度,而是把握住真正热爱的梦想,守住内心的渴望,为梦想燃烧内心的火种,在生命之火燃尽时化作天际的一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