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刘灭资:奶奶的那些老规矩

  • 作者:刘灭资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2-05-26 16:16:37
  • 阅读0
  •   奶奶生于1897年,卒于1990年,享年九十三岁。在老家,奶奶德高望重。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你奶奶,规矩多,很厉害。

      吃好饭

      食为先。奶奶说,看一个人,有没有家教,只要看他吃饭的样子就知道了。父亲带朋友回家吃饭,奶奶很热情。饭后,奶奶对父亲说:“此人不可深交,反手(左手)拿筷子。”后来,此人果然与父亲反目成仇。文革中,父亲成了走资派,他是造反派,让父亲戴高帽,挂牌子,游街,每次他都“冲锋”在前。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兄弟姐妹全都用右手吃饭。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告知,不能用筷子抵牙、转动,更不能用筷子连续夹菜。用奶奶的话说,就是:“这碗菜里全是你的口水,别人怎么吃呀?”吃饭时一定要用手指扶住碗沿,如果只扶住碗底,或者用筷子敲碗,奶奶就说这个孩子是个“讨米(要饭的)坯”。家里来人,我们小孩子都不让上桌子。如果让你上了桌子,你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发出“吧咂吧咂”的声音,等客人走后,是要吃““毛栗子”(用手指敲头)的。

      有一天,奶奶对我们说起她爷爷的故事。有多年未见的朋友来访,老人家拿出珍藏多日的豆腐乳。坛子打开,香气满屋;置之碟中,色泽红亮。客人垂涎三尺,快速下箸,可怜那方正之物,瞬间即去四分之三。老人愀然色变,谓之曰:此斯文之物也,焉能如此饕餮?客人大惭,遂终身不复往来。

      奶奶常常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吃,要有吃相;坐,要有坐相。一有饭粒、菜屑掉在桌上,她必定拣起来。弟妹们吃剩的饭菜,她也不准倒掉。哥哥是长孙,奶奶六十岁那年,哥哥出生,奶奶赐名六星,意即六十岁时出现的星星。可哥哥犯了错,奶奶也不护短。有一天午饭,哥哥坐在桌旁,突然伸了一下懒腰,很惬意,很自在。奶奶立马放下筷子,虎着脸,说:“吃饭伸懒,死了没有棺材板。”哥哥被吓得脸色发白。弟弟吃菜,喜欢往碗下翻。奶奶不说什么,就把一碗菜全部倒给了他。弟弟脸通红,立马改掉了这个坏习惯。我今年六十二岁了,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的一件尴尬事:我一边吃饭,一边放松地把左手放在桌子上,突然间,感到手掌发烫,又听到全家人大笑,原来是奶奶夹了一大团热菜放在我的手心上。

      衣尚俭

      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奶奶十分节俭,常年是士林纱的满襟衬衫,要么是黑,要么是蓝,衣不重彩。一件灯芯绒的夹袄穿了几十年。奶奶会摇纺车,姿态优美,令人想到南泥湾大生产。夏天就同妈妈一起搓麻线,做布鞋,鞋厚实,针线密,耐穿。她乐天知命,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来吃去腌菜饭,穿来穿去老布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她坚守的原则。虽说是“人靠装,马看鞍”,但衣服“不怕旧,就怕脏”,因此上,洗脸梳头,一丝不苟,旧镜子一尘不染,价廉物美的胡壳蜜(蛤蜊油)用完了就买。

      打小,新衣服总是哥哥先穿,我穿小了,弟弟穿。因此上,衣服到弟弟身上破得就快,他与补丁最有缘。记忆中,老屋旁边有一眼山泉,妈妈总是洗呀洗呀没完;老屋内有一盏油灯,奶奶总是缝啊补哇没完。每天早上到校,老师总是把我叫到身边,问这问那,说我干净得像个女孩。因为这,我在同学中间一点也不感到自卑。

      居求安

      “食不语,寝不言”是我们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上床,就是睡觉,就是休息。心无杂念,很快入眠,一夜睡到天大亮。不像现在人,一上床,就“办公”,电视打开,手机铃声不断。鸡鸣外欲曙,奶奶就起床。等我们起床,就看到房间整洁、堂屋明亮、窗明几净,就嗅到饭菜飘香。父亲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们要学习奶奶。于是我们就让奶奶每天喊早,于是穿衣、梳洗不匆忙。走在上学的路上,我们就会有露珠晶莹阳光普照清风拂面,心情好才能学习好。

      奶奶说,三代不读书,打得作牛哼(意思是脾气犟,不通事理)。若要读好书,心要静。不能跟人比吃比穿比住。大厦千间,夜眠七尺。有一个古人叫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他每天一竹笼饭,一瓢冷水,住在一间破房子里读书,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清贫,而颜回却不在乎这些。他后来成为贤人。

      破屋值万贯。父亲在外地工作,一家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妈妈和我们很快适应了环境,奶奶总是心心念念在老屋。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回去,不能死在外面。”父亲没办法,只好请调,回老家工作。老屋已经十分破旧了,奶奶却过得很舒心,尽开颜。我们都责怪她,她说,你们以后会懂的。

      行有范

      我家弟兄姊妹多,上学要一同去。走在路上,年龄小的走在前面,年龄大的走在后面。如果天色已晚,那么就是大的走在前,小的走中间。走路要看路,不能总看天。奶奶说,男孩走路要稳健,抬头挺胸,不准摇晃双肩。女孩不能又蹦又跳,像只小鸟,要笑不露齿,行不露膝。妹妹在我家排行老小,可奶奶对她最严格,让她习女红、会做饭,既要勤劳又要节俭。看到妹妹流着泪,奶奶常常说:我这是对别人家负责。

      奶奶说,做人要善良,因为善有善报;做事要实诚,因为人在做天在看。家中来人,要热情,不能来人就扫地,客走才烧茶。敬茶要半,敬酒要满。对长者要恭敬,言语温和,对弱者要扶助。还要心中装有别人,推己及人,“上半夜为自己想一想,下半夜为他人想一想。”奶奶还说:刚生下来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哭,是因为他感觉到这世上做人难。

      父亲出门在外,包里总有两样东西不能少:干粮,雨伞。母亲出外,衣着整洁朴素,一双鞋子擦几遍。每到一地,总是朋友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问他们为什么总能这样,他们说:得你奶奶真传。若干年后,我们都长大了;若干年后,我们都老了。但在熟人、朋友、领导的眼中,我们都是好人。有一回,孩子问:为什么您和伯伯、叔叔、姑姑,走路、说话都是一样一样的呀?我说:我们是一家人啊!

    【审核人:雨祺】

        标题:刘灭资:奶奶的那些老规矩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ganwu/20065.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彩虹彩虹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172
      • 获得积分:1497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7.27.74.*
          【彩虹】发布的其他文章: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