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二月初二是初春如诗、鸿运当头的日子,母亲的生日便是这天,她又何尝不像一场贵如油的和风细雨,滋润着我们家呢!
翻开柜子里的旧相册,一位笑靥如花、身材清瘦的女子呈现在眼前,在那段没有高清相机、也没有美颜相机的年代,母亲依旧在泛黄的老照片里光彩照人。她时而披着一头靓丽的黑色秀发,直挺地站在银光素裹的白雪里;时而传着一身温柔的花色连衣裙,微笑地坐在山顶的岩石上……这都曾是我没见过的模样,仅仅在衣柜里看见过照片里的衣裳,记忆中的母亲永远只扎着朴素的低马尾,一副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形象。
母亲今年五十多岁,从小没读过什么书,只上了二年级便辍学回家,听外婆说那年校长和老师都来家里劝说母亲,夸她是读书的好苗子,可惜没有人能拗得过倔强的母亲,谁也不知缘由。当我步入学前班的生涯时,母亲还能教我背一些乘法口诀表,甚至才上学做功课时连数字2会写得歪歪扭扭,她都能治我一晚上,拿着手里的铅笔打着我稚嫩的手心,连爷爷都看不下哭哭啼啼的我,母亲却却狠狠地说着:“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今天写不好别睡觉。”我怨恨母亲为何如此严肃,后来我总不愿意去学校,三天两头不是肚子疼就是头痛,其实心里早打着一些鬼主意。最严重的要数一年级的那次,隔壁邻居大姐姐来喊我一同去学校,我骗她等会我的母亲将送我去,让她先走便罢。等她前脚刚走我就跑到后山去玩了一下午,捏泥巴玩树枝都比上学来得痛快,天真的我时常这样想。古言道纸包不住火,村里的老奶奶把这一幕告诉了母亲。我至今还记得那一顿刻骨铭心的挨打,不知道母亲怎么忍住当时不教训我,而是在我第二天早上睡得迷迷糊糊时,一双冷冰冰的手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令我猝不及防,她的一股怒气从此刻爆发……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红着眼眶,“让你小小年纪就撒谎,让你不去上学。”母亲拿起一把破旧的伞重重地打在我的身上,我只记得那把伞的伞把都被打坏了。从后,我再也不敢逃学,也慢慢地步入学习了正轨。
中间的为作者母亲
闲暇之余,我会故意笑着询问母亲:“你小时候不爱读书,凭什么一直要求我取得好成绩呢?”母亲的眼睛里似乎闪着零星的泪光,她告诉我,因为一放假她就要和爷爷去田里干农活,一来没有精力读书,二来她想照顾外婆,因为母亲的妈妈和爸爸的爸爸是重组家庭,也就是我外公去世得早,外婆带着年幼的母亲和她的姐姐,这时候我爷爷的爱人也生病去世,只留下我爷爷和幼小的孩子,当时他们不想苦了孩子便搬到一起生活。母亲说外婆是父亲的继母,怕以后娶到的媳妇待外婆不好,所以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一直要留在外婆身边,也导致她后来也和我的父亲结婚,也算属于青梅竹马了吧。
在八,九十年代掀起了打工潮,也唤醒了无数80年代,90年代的青年背上行囊,提着蛇皮袋踏上了合座城市,父亲也不例外。村里和母亲差不多的小姑娘,包括母亲的姐姐都嚷着出去打工,只有善良的母亲一成不变地留在了外婆身边,她如同一颗坚韧的小草,无所畏惧风吹日晒,什么农活她都会做,身手也敏捷,做活利索,也能做得一手好菜,每当村里遇上喜事或者丧事要办酒席时,总会请上母亲去挑下如此重任。她也是爷爷最得力的帮手,春天去山上摘茶叶,秋天下田里收棉花,夏天给庄稼喷农药除草,她对每一桩农活都手到擒来。八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在农村为了建造房子改变居住条件,就各尽所能,广泛使用本土资源制造建筑材料,自己做砖坯子来烧砖。家里的老房子也有母亲的功劳,那一年家里穷,她和爷爷日出砖窑烧砖,日复一日才盖好了老家的房子。我想可能母亲偶尔也会羡慕她的同龄人吧,当听着过年回来的小伙伴们诉说着繁华的都市时,当看着那些自由自在飞往城市的少男少女们,她应该也会幻想过自己走出村头,去看看外面的灯红酒绿,可惜这终究成为了她的梦。
母亲唯一的爱好就是在不做农活的时候,模仿电视上最潮流的穿搭,用攒来的零花钱买两套新衣服拍上几张照片,那时候会有照相师傅来村里吆喝。母亲面容清秀,身型瘦瘦条条的,再加上新衣服的衬托,母亲也算得上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美女。有时我会故意逗她:“你怎么敢放心爸爸出去打工,遇到别的美女人就忘了村里青梅竹马的你了。”母亲便幽默风趣地反驳道:“那你爸爸就是傻子,竟然不娶我这个貌美如花的人。”不过生完我以后,母亲的身材也走了样,肚子上多了一层臃肿的赘肉,也不爱打扮得花枝招展,她的少女时代似乎也挥手再见。
这也是母亲为什么在学习上如此严格要求我和妹妹,她希望从小出生农村的我们能够走出去,做一只只翱翔的雄鹰在天空中展翅。母亲从来不认为女儿读书无用,她只生了我和妹妹两个女儿,也没有固执地非要生弟弟,这种情况也少不了村里人的闲谈碎语,她权当耳旁风从不在意,反而在我们的学习道路上更加事无巨细,母亲虽不是文化人,但她的思想又何不是极其先进的,这也是农村妇女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我考上县城的高中时,母亲就放下了家中的农活来全心全意地陪读,有些条件好的陪读妈妈会活跃在棋牌室和广场上。而为了补贴家用,我的母亲开始织网,那是老家流行的手工活,一条网需要低头织上三四个小时,其实也只能赚十几块,母亲除了照顾我的生活起居,看到的则是她坐在板凳上低头织网的身影,如今的颈椎病或许从那时落下的。我们租的房子在五楼,有一次下晚自习发现楼道里的灯灭了,母亲知道我怕黑,第二天便拿起凳子站上去换了灯泡。
带母亲去南京游玩
她从不束缚我的自由,高考填志愿时我想离开家乡去了广西上大学,一年到头回来不了几次。那年寒假与母亲面对面聊天,眼前的母亲我竟快不认识了,眼角什么时候冒出了皱纹,紧致的皮肤也松松垮垮的。两鬓的头发也有几丝发白,再也不是那一头乌黑发亮的浓密秀发,我鼻子一酸,母亲悄悄地变老了,“过年了,妈妈我们一起去镇上做头发吧”我说完便笑而不语,心中却五味杂陈。大学毕业后我辞去了广西的工作,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工作,妹妹毕业后也考入了乡镇的公职单位,我们也都买上了属于自己的车,离母亲也更近一点。母亲成为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无论女儿还是儿子都需要培养。”她常把这句话挂在口中。可母亲的一生呀,都在为家人贡献,外婆去世得早,现在留下年迈的爷爷也需要母亲悉心照料。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无所不能,连吵架都胜人一筹,她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充满着力量。母亲素爱甜食,也许这也是当年贫苦生活里的一份慰藉,可由于去年患上了家族遗传的二型糖尿病,如今她再却再也不能碰了甜食,身材也日渐地消瘦,从前我吐槽过的大肚腩也仿佛和我们捉迷藏一般消失不见,可唯一不变的是母亲依然精神抖擞,做事依然利索。每每放假期间,我和妹妹总喜欢带她去看看别的城市旅游,会为她添置靓丽的衣服与护肤品,很想弥补一些她当年的梦。
只有当人生有了春也开始了夏,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莫言老师说“我母亲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她教会了我如何看待生活、如何面对困难。”我最平凡的母亲,也是我心目中最强大的女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