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咹?安逸得板!今天中午有烧腊。”早上到食堂吃早餐时,看到中午的菜单上有烧腊这道菜,我顿时就像小孩子过年一样好开心。老陈摇头晃脑地取笑我:“嘿嘿!昨晚都看到你在小区门口买烧腊。百吃不厌,佩服佩服!简直可以申请一个‘李烧腊’专用名啰!”
记得小时候,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粗茶淡饭,生活简单,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为了给孩子们补充营养,工资微薄勤俭持家的母亲总是精打细算,隔三岔五就要想方设法弄一点荤菜来“打牙祭”。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红烧肉、鸡蛋面条、腊肉酒米饭,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真的是无与伦比的人间美味。
年纪渐长,童年记忆却越来越清晰。印象中,母亲做的每一道菜都是超级好吃,让人回味无穷。简单的食材,母亲可以随意变换各种花样,做出不简单的美食。比如凉拌折耳根,母亲带我们从田间地头撬回来之后,清洗干净,放一点盐、辣椒面、花椒面,就是一道开胃可口的下饭菜。有时,母亲啥调料都不放,直接倒一点红豆腐乳汁在折耳根盘里,不一样的麻辣鲜香,不一样的独特风味,硬是好吃得很。
那个年代,很久才能买一次猪肉,母亲一般都买当时便宜一点的猪头肉。为了便于保存,母亲还学会用八角、三奈、陈皮、茴香等配料自制卤水。卤好的猪头肉香气扑鼻,味道醇厚,切成小块放在水缸上面的柜子里,可以连续吃上好几天。母亲说在我们这一带,这样卤制的熟食都统称烧腊。
我工作以后,家里条件好了许多。虽然偶尔也能吃上所谓的山珍海味,但我的最爱,依然是母亲卤制的猪头肉。每天下班回家,母亲马上端出用姜、葱、蒜等调料拌好的烧腊,边看电视边喝小酒,时不时和母亲聊几句,听母亲说一些楼顶上栽花养草、广场上唱歌跳舞的琐事。
后来的后来,母亲老了,母亲病了,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下班回家,再也吃不到母亲卤制的猪头肉了;走在街上,再也看不到母亲提着菜篮子步履蹒跚的身影了。我曾尝试到超市买现成的卤料包自己卤制猪头肉,也品尝了很多家网红卤肉摊的不同风味,却再也找不到像母亲做的那么好吃的烧腊味道了。
岁月悠长,母爱难忘。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吃穿住行都很方便。如果母亲还在,那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