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回乡小住。在朋友们的陪伴下,我和老伴游览了马鞍山市及当涂县的采石风景区、大青山风景区、凌云山风景区、护城河绿化带、慈湖河绿化带、东湖公园扩大区、薛家洼生态园、天门山风景区、雨山湖公园、市政广场公园,虽没有游览全部园林,但感觉却是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举头见荫、低头见绿,花儿草儿随处可见,山山水水、历史文化全在园林之中。马鞍山是一座档次很高的园林城市。
马鞍山的园林可分为两类,一类以人造景光为主体,辅之以自然山水,可以采石风景区为代表,那座面临長江叫作采石矶的小山上,人文景点漫山皆是,亭台楼阁掩映綠中,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林一竹,均围绕着人文景观中的亭台楼阁而规划、而布局、而展开。那片人工打造的万竹坞,聚集了全国各地移植来的万棵名竹,一头连着古太白楼,一面环绕林散之纪念馆,这就让这两个著名的文化景点联通了绿竹的幽径,披上了綠竹的典雅,浸润了綠竹的高洁。另一类是以自然生态的野性为主体,辅之以人造的桥、亭、廊等景观,这可以东湖公园向西扩大的新景区为代表,那里有大大小小十余块湖泊,基本保留了湖水、湖岸及周边野生物的自然生态。走在湖滨的小路上,我们看到野花在路面上靜靜地绽放,野草在湖岸旁静静地疯長,野鱼在湖水中静静地游乐,一条小船拴在水草丛生的岸边,上头就是一棵大树搭盖着的绿荫,这让我想起唐朝诗人韦应物的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马鞍山人称诗城,自唐朝以来,李白、孟浩然、白居易、贾岛、刘禹锡、杜荀鹤、韦庄、曾巩、李之仪、沈括、陆游、楊万里、赵孟頫、解缙、于谦等千余名文人墨客留存诗词1600多首,如今,绝大多数诗词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撤落在马鞍山的各个园林景区内。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一生7次游马鞍山市,留存诗歌57首,仙逝后就長眠在马鞍山市当涂县的大青山脚下,如今那里已建成闻名皖苏两省的李白文化旅游园。诗仙李白在乘船经过雄峙長江两岸的天门山时,曾吟出著名诗篇《望天门山》,如今两岸分别建成了天门山风景区和西梁山风景区,知名度都很高。诗仙李白在采石矶吟出了著名诗篇《夜泊牛渚怀古》和横江词六首,如今那里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采石风景区。北宋著名诗词大家李之仪当年被贬当涂县,在姑溪河畔的钓鱼台吟唱出烩炙人口的爱情诗词《卜算子.我住長江头》,如今那里已经建成风景如画的凌云山公园,公园内建有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李之仪阁,阁下有一个文化广场,那是每年“五一”劳动节或“五四”青年节举办诗歌吟唱会的地方,朗诵李之议的这首诗词,是吟唱会的必选节目之一。散文也是撤在马鞍山市园林中的明珠。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写作《陋室铭》的地方,如今已是游人如织的和县陋室公园。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曾在游历含山县褒禅山后,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游褒禅山记》,如今那里已建成远近闻名的褒禅山风景区。很遗憾,由于回乡居住時间短暂,那两个园林景区竟然没有再去。
月是故乡明。如果把我的故乡马鞍山市的园林比作月亮的话,那应当就是全省最明最美的月亮。也许是老天眷顾,连日来,我那双有着70
高龄的腿脚很爭气,竟然成功地仗量了那么多的园林景区及景点。5月5日晚,我在游览了采石风景区后,回到马鞍山市佳山路的老家中,就一点儿也不觉得累。我推开窗户,遥望天上的一弯明月,竟然真的感到她是特别的明、特别的亮、特别的柔美,那是我心中的园林月亮之美、诗文月亮之美、山水风光月亮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