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美文欣赏
文章内容页

池塘留住的声音

  • 作者:蒲泽秀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5-23 18:46:35
  • 阅读0
  •   一方池塘太小,隐蔽在环城路,很难引人注意。车辆急呼呼地来去,沿街角一带而过。偏偏是这个地方,走着走着就落下我的脚印。弯曲的小径、穿流的沟渠、慢缓的草坡,都围绕着池塘,和操场隔层的铁艺栅栏,三面开放,在僻静的街角与激越的人群中沉默走动,遇见了小而全的链接。

      池塘因水而盈润。云悠悠而过,来不及低头,唯有阳光渐暖,亲吻树枝、草地、水面。蓝天倒下去,接着是云,再就是树影。惊讶到彩色的鸟,在水中央浮游,让人没法走近,也可以好好休息。沿窄窄的石板路使劲去看,蹑手蹑脚围着池塘打转;而它总是埋头,如此显眼的颜色,不给机会一见真容。拿起手机,朝它开拍,镜头不断拉近放远,虚虚实实跑进跑出,搞得我心神不宁,不过能看到水鸟的机会难得。这是偶然的吗?当然。树看到了,草看到了,它不向岸边游出半步,唯独不看我们,更顾及不到清亮的雀鸟声。

      崭新的水面,不明白怎么云舒云卷了。池塘逐渐醒来,一个声音断断续续飘出粗哑的低鸣,余音逐渐清晰,莫不是要跑出一辆绿皮火车?接着又是嗄……嗄……一声两声,怎么又一前一后的高低?合鸣混淆了耳膜。我听到了,树听到了,草也听到了,尽管寥寥无几。池塘扩出了好几倍的音量,树叶间若有若无的啾啾声,舒展不开粼粼波光。

      光影夺走了沉闷。不再低头的瞬息,你会失去难得的内敛。绿色,在亮堂堂的童话中长大。

      熏风带夏来,碧波微漾。燕子衔春走,水面冒出圆石,光溜溜地被阳光占据。枯叶无精打彩地离岸最近,初生芦苇不经意露出小尖,浅水有一些透明体缠绕。看来微弱的小生物,天生懂得依靠,水塘中央又陷入沉默。春泥湿漉漉,小坡上下,喷水不停摆动发出嘘嘘声,细密而欢快的洒向草尖。石径悄无声息地向外走,青青的麦苗,铺满树下每一寸。青翠的颜色粘着阳光充足的暖,一天天往上爬;嫩绿的树叶,根本挡不住阳光。树影歪斜,薄薄的,带着光芒。这个光芒已入芦苇,又入初夏,暖阳清醒地点缀街角。

      园工决定清理河底。挖出一堆淤泥,散发着水蒸气,丢到别处就走了。忽然间,有泥团伸出腿儿,向别处滚爬开了,简直奇怪了。这不是小泥团,是满身裹着烂泥的蛤蟆。它们钻到河底过冬,园工将它们和淤泥一起掏出来。阳光晒热了泥堆,于是蛤蟆醒来,赶紧找一个清静的地方,以免睡得稀里糊涂,再被挖出来。蛤蟆们一起商量,都朝一个方向爬去。在马路和公园一边有一个池塘,比先前水沟更大一些、更深一些。蛤蟆已经爬到马路上了,河底清理干净了,蓄了新来的水,哗啦啦的引入小渠,曲里拐弯地流到池塘。在我们这里,暖先从低到高、从下往上,一步一步地把春寒赶走。赤身裸体的蛤蟆根本跳不起来,每爬一步行将用尽力气。依然爬向马路边的池塘,那里有新泥和暖,池塘招来了房客。

      池塘边石头赤祼祼,展示出崭新的愚钝。截断了时光之痕,始终无动于衷。坚硬的不卑不亢,与崭新的云朵相比,把雨摔得更伤心,把风擦得更犀利,把水澄得更清澈。水里的鱼儿在石上游来游去,蛤蟆爬上石头,开声歌唱,周而复始,昼夜相连。石头把池塘修饰成圆圆的,听尽了风雨,听到了鸟鸣,听清了蛤蟆的歌唱。拽入水底的云朵,石头替池塘听到了挥衣袖的声音。

      蛤蟆跪坐的姿势,是月桂旧灵魂的转世。有没有一个季节,与蛤蟆一起吼到一场变身?手脚放在尾部,在头部找寻断裂时的疼痛,需要怎样投入,才能配上满身盔甲?远去的菜园、沟渠、老树,一度成为蛤蟆们快活的乐园。曾想起老屋那只水缸,墙根处一只蛤蟆把头探出,鼓动耳后鼓膜,肥胖的白肚皮,大摇大摆地从灶屋爬走。水缸旁长出嫩生生的草或苗,从松软的泥里出来。不知道蛤蟆是怎么进到屋里的,夜深人静时,水缸里的月亮发出蛐蛐声。

      池塘许久才建好,安放月亮和星星,安放阳光。白天蛤蟆锁在池塘、草丛。喝了一肚子水,也没法凉快,躺在阴凉或者潮湿处,不再四处闲逛,似乎要等到最高的指令。

      傍晚探索到了什么吗?水底下生活的孩子们,不间断的吹嘘,暮春在声浪中断开。整个黄昏以来的夜色,星星伴着月亮落入池塘,深邃的蓝,放在蛤蟆身上,伸出泥腿跳起来。只有亲近夏天,才不会像春天无声无息地溜走。从池塘里取出一副嗓子,特别是深夜,旁若无物地合声,几乎没有什么声音能超越。蛤蟆坐在水下,为了排演合声,生下了千万个孩子。这霸气的叫声,穿透力极强。

      池塘已容不下千万只小蛤蟆,蹦蹦跳跳过石板,从旁抛出泥乎乎的团子,冷不丁就在脚下;沾满泥腥味,出其不意的外貌颠覆了人的三观。一动不动的大眼,相互多看一眼会得传染病似的,不约而同地躲开。蛤蟆的眼里,人也颠覆了它的三观。是惊慌,是巧合,吓得各自失了分寸。

      蛤蟆竟自顾自地一会向左、一会向右地跳。落地的刹那,调整方向。好不快意,浑身疙瘩都活跃了。哪种声音有吸引力便往哪边跳,在群声中寻觅。小蛤蟆们在父母带领下,使出浑身力气,忘记了梳妆,敞开了嗓门练习,高高低低,此起彼伏。一曲完毕,像有指挥者画上了休止符,众声戛然而止,四野瞬间寂静无声。稍作休息,领唱再次声起,新一轮演唱又开启。唱断了城市汽笛,唱断了鼎沸的嘈杂。

      为什么声音在傍晚放出?是要截取吗?或者说不是。在夜里的湿地,探索那么多声音,石头在听,树木在听,水也在听。我听不清在唱什么,只知道“蛤蟆叫”区分了其它叫声。穿过淤泥,穿过水面,穿过池塘,让人感觉知了上树、鱼儿吐泡混成夜曲。

      池塘被蛤蟆声音压着,同时被脚步压着。已经有一个月了,叫声不一,有的节奏明快,有停顿;有的低沉而连续,有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搭配均匀,把河流把林带把草地都唱成了稻田。是否又回到了从前?听着听着全是这个声音,整个夜晚也是这个声音,池塘成了一个音箱。

      夜幕把声音摁进了池塘,分不清坠落,坠落了时光,坠落了阳光,坠落了心情和脚步,被这样的声音,把类似稻田的池塘当成村庄。

      声音混杂成流淌的样子,形成了一种音调——对春天的惋惜,对初夏的热情。小小的生命,跳跃着向初夏告白呢!因为声音,愿意亲近自己的村庄;因为声音,又回到了池塘。

      池塘留住的声音,没有苦也没有甜。每一种声音都不是孤立的,在季节中摇晃。不会降低音量唱给星星,唱给月亮,唱给入睡的小鸟,唱给小草,唱给花儿,还唱给自己。

    【审核人:雨祺】

        标题:池塘留住的声音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zhuantiwenzhang/244170.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叶炎叶炎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5
      • 获得积分:111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65.*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