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清晨,凛冽的寒风还未完全驱散夜的凉意,天边泛起一丝微光,像是被谁轻轻撕开了一道口子,晨曦便迫不及待地溢了出来。枝头的麻雀叽叽喳喳,在干枯的枝丫间跳跃,哼着只有它们才懂的歌谣,为这寂静的冬日,平添了几分活泼。它们扑腾着小小的翅膀,迎着晨光飞起,每一次振翅都像是在与日光嬉戏,那一缕缕晨光,便被它们巧妙地编织进了大地上还未消散的薄雾里。
马大力起得很早,他站在母亲早年陪嫁,影像斑驳的穿衣镜前,身上的学生蓝制服洗得泛白,显得有些破旧,加上这两年他身体发育太快,衣服愈发短小,紧紧箍在身上,却难掩他一身的书生意气。马大力全不在意,仔仔细细地整理着衣领和袖口,不放过一丝褶皱。
渐渐地,晨幕被这灵动的舞蹈缓缓拉开,沉睡的大地从寒冬的梦境中苏醒,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被注入了生机,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第一节 开挂之旅
岁末之际,某县重点中学的学生会干部马大力,心中怀揣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就像冬日里渴望暖阳的种子。他约上村里几个意气相投的小伙伴,他们步伐轻快,一路欢声笑语,提前来到了公社的征兵初检点。此时,驻军某部的孔连长和左排长早已等候在公社大院。
孔连长身体有些发福,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那眼神里满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兵的期待;左排长则不时低头看看手中的资料,微微皱起的眉头,透着对征兵工作的严谨与认真。他们的身影在晨光的映照下,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成为这个冬日清晨里一道别样的风景,等待着新的故事在这里开启 。
马大力与同行的十几个小伙子,轻巧地跳下自行车,健步走近孔连长和左排长。
马大力走在最前,大步一跨,站得笔直,双腿紧紧并拢,仿佛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他向两位首长敬了一个标准而有力的军礼,声音响亮且满怀自信地喊道:“报告首长,马大力前来报到!”
孔连长闻言“哈哈”一笑,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他伸长手臂,重重地拍了拍马大力的肩头,用浓重的山东半岛口音,和蔼可亲地问道:“好家伙,这小伙子真精神!你姓马是吧?今年多大了?念的啥学校啊?”
左排长也站起身来,与马大力热情地握了握手,脸上挂着微笑,关切地问:“小伙子,你是哪个村的啊?身高有多少啊?”他的湖南口音标准而又不失风趣:“站在你面前,我感觉自己都成了武二郎的大哥了!哈哈。”左排长的话里带着几分调侃和亲切。
马大力听着两位接兵首长亲切而又不失威严的问话,心里既激动又紧张,他迅速而准确地一一回答了问题,然后有些腼腆地挠了挠头,眼神中不时向身后的同伴们投去几瞥,似乎在寻求他们的鼓励和支持。
马大力,身高一米八八,鼻梁挺直,一双乌黑的剑眉下,镶嵌着一双深邃而充满智慧的眼睛。他身材虽偏瘦,但身姿格外挺拔,脸上还挂着一丝青春的学生模样,皮肤细腻光滑。刚刚高中毕业的马大力,在学校里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同时身兼多职:他是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还是学校篮球队的队长。他不仅写得一手好字,文笔也十分了得,校刊和当地的报纸上经常能看到他发表的文章。十八岁的他,已经在学校里崭露头角,成为备受瞩目的风云人物。
孔连长和左排长对视一眼,会心一笑,随后对马大力说道:“小马,你的初步体检(外观和身体基本条件检查)已经过关了。明天记得去县武装部指定的体检中心,进行更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
马大力听后,脸上绽放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他迅速站直身子,双脚并拢,双腿挺直,“啪”的一声,向两人敬了一个军礼,激动地回应道:“是,首长!我一定按时参加,不负所望!”
孔连长和左排长看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笑道:“不错,是个有潜力的好苗子。明天我们在体检中心等你,好好表现,别让我们失望。”
第二天一大早,体检中心就被挤得水泄不通。各个公社的适龄青年们,有的兴奋地和同伴讨论着,有的则略显紧张,不时整理着自己的着装。陪同的家长们更是神色各异,有满脸期待的,也有小声叮嘱孩子注意事项的,嘈杂的人声在偌大的院落里回绕。
接兵连长老孔和左排长在人群中艰难地穿梭着,眼尖的老孔老远就瞧见了马大力。只见马大力一个人站在角落里,静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和周围热闹的人群形成鲜明对比。老孔扬了扬手,扯着嗓子喊道:“马大力!马大力!这儿呢!”一边喊,一边朝他招手。
马大力听到声音,快步走了过来。老孔看着他,笑着说:“小伙子,你自己来的?”
马大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我,我觉着我自己能行。”老孔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啊,挺独立!”
在接下来的体检过程中,老孔和左排长一直陪着马大力,从量身高、测体重,到各种身体机能检查,他们一边引导马大力,一边和他闲聊,对他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也有了更多了解。马大力谈吐间的自信和对军旅生活的向往,让两位首长对他印象深刻。
接下来的三天,对马大力来说简直是煎熬。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一会儿担心自己哪个指标没达标,一会儿又憧憬着未来的军旅生活。终于,体检结果公布了,马大力和同村的另外两名青年顺利通过了身体健康检查。一个是村长的独生子李强,穿着一身崭新的黑色制服,脚蹬翻毛皮鞋,满脸得意;另一个是村民兵连长的弟弟王宇,和周围的人谈笑风生,看起来人脉很广。
可很快,一个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村子里只有一个入伍名额,竞争一下子变得异常激烈。这对于在村里没有深厚人脉关系的马大力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马大力心里清楚,在人脉这方面,和另外两人比起来,确实不占优势。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又冒了出来,暗暗想着:“我身体素质和综合条件都不差,就不信争取不到这个机会。”
村长首先找到了孔连长和左排长,手里提着几条高档香烟和几瓶名酒,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他一边将烟酒递到二人手中,一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自己的苦衷:“我家孩子已经参加了好几年的体检,可是一直都没能通过。今年好不容易合格了,孩子年龄也大了,要是今年再走不成,往后就更没机会了。”说完,他还热情地邀请二人晚上去家里吃饭,好好聊聊。
与此同时,大队民兵连长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自己的“攻关”计划。体检合格结果刚一公布,他就急不可耐地拉着自己矮小瘦弱的弟弟,直奔孔连长和左排长的住处。
一到门口,他就让弟弟跪下,给二人叩头,嘴里不停地哀求着:“求求你们,一定要让我弟弟入伍啊!他从小就梦想着能当兵,你们就成全他吧!”如果二人不答应,他就让弟弟一直跪着,不起来。
孔连长和左排长见状,连忙上前搀扶,但民兵连长的弟弟却像生了根一样,纹丝不动。这一举动让孔连长和左排长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答应吧,不符合规定;不答应吧,又显得不近人情。一时之间,他们不知所措,陷入了两难的选择。
经过一番的耐心劝说和讲道理,民兵连长的弟弟才勉强站了起来,但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流,嘴里还在不停地嘟囔着:“不答应我就不回家了!”他的态度既强硬又坚决,让在场的两位接兵首长感到十分为难。看到这一幕,民兵连长似乎觉得自己的目的即将达成,于是开始变本加厉地逼迫孔连长和左排长就范,甚至用恐吓和威胁的手段来施加压力。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的这些卑鄙无耻行为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引来了更大的麻烦。有人将此事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了举报,上级部门高度重视,迅速介入调查。经过调查核实,民兵连长被勒令在全县民兵连长大会上做出深刻检查,并被行政记过一次处分。更严重的是,他还险些被撤去职务,为自己的自私和无耻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马大力在校期间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孔连长和左排长决定亲自前往马大力的学校,与校长和教务处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然而,这一趟的行程却并未如他们预期般所愿,反而给马大力顺利参军入伍的计划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波折。
当他们抵达学校,诚恳地向校长和教务处主任说明来意后,却得到了一个令他们惊愕不已的答复。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坚决反对马大力参军,原来校方早已对马大力有了更为长远的规划——留校任教。这个决定不仅已经上报给了县教育局,而且已经顺利通过了审核,即将正式实施。这对于马大力而言,无疑是一个关乎未来方向的重大抉择;而对于孔连长和左排长来说,则是一个需要费心周旋的难题。
面对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的坚决立场,孔连长和左排长并未轻易退缩。他们深知,马大力参军不仅是他个人的夙愿,也是部队亟需的人才。于是,他们开始竭尽全力地说服校长和教务处主任。他们既从国家需要、青年人的理想抱负等宏观角度出发,阐述了马大力参军的重要性和意义;又从马大力的个人发展、校方与军队的合作潜力等微观层面,表达了对校方安排的理解和尊重。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苦口婆心和耐心解释,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终于被他们的真诚和执着所触动。他们开始重新考量自己的决定,逐渐意识到马大力参军或许真的是一个更有利于他成长和发挥才华的舞台。最终,在孔连长和佐排长的坚持和努力下,他们同意了让马大力参军入伍的请求。
然而,这一转变并非轻而易举。孔连长和左排长还需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马大力的参军之路能够畅通无阻。他们不仅与县教育局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和确认,还积极与征兵办公室等多个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和对接,才最终确保了马大力能够顺利地穿上军装,踏上他梦寐以求的保家卫国的征途。
二十多天后,马大力终于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参军入伍日。他身着一套笔挺的新军装,胸前那朵大红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衬得他更加英姿飒爽。村委会为了庆祝这一喜事,特地组织了全村的男女老少,他们敲着锣、打着鼓。村民们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为马大力送行,眼中满是对这位即将走向外面世界的好男儿的祝福与期盼。
时值岁末,天气变幻无常,时而温暖如春,时而寒风袭人。马大力和一百多名同样穿着崭新军装的新战友,肩负着家人的嘱托和国家的期望,踏上了西行的绿皮火车。火车在铁轨上轰鸣着,一路向西疾驰。然而,行驶了一段时间后,火车却突然转向,朝南驶去。新战友们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很快就被接下来的行程所吸引。火车在一个兵站停靠了许久,进行了必要的整备和补给,之后又调转车头,继续向北进发。
夜深人静之时,火车缓缓停靠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站。新战友们在引导员的提醒下,虽然还有些迷茫,但很快就振作起来,迅速整理好行装,排着虽然不整齐但却充满朝气的队伍下了火车。在昏黄的灯光下,他们跟随着引导员的步伐,踏上了通往营区的路。还没进营区大门,在两排笔挺高大的白杨树公路两旁,飘着鲜艳的五色彩旗,已经等候多时的官兵们,敲锣打鼓,夹道欢迎。
他们终于来到了灯火辉煌的营区大院。营区内,一排排整齐的营房、一盏盏明亮的灯光,都在欢迎着他们的到来。迎接他们的,将是严格的军事训练、艰苦的军旅生活以及无数未知的挑战。
马大力被分配到了一营一连,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在新兵们还在努力适应军营的快节奏生活时,他已经凭借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文字的热爱,悄悄记录起了身边新兵们的趣事以及训练中的点滴感悟。经过几天的构思和撰写,他完成了一篇名为《燃烧吧,绿色军营里的青春》热情洋溢的文章,并满怀期待地将其投给了团里的广播站。
没过几天,马大力的文章就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通过广播喇叭飘荡在整个营区。他那幽默风趣又不失真实的文字,生动描绘了新兵们的军旅生活,瞬间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战士们在训练间隙,纷纷围坐在广播旁,聆听这篇充满青春气息的文章,营区内的氛围也因此变得更加融洽和活跃。
这一广播不仅让马大力在战士们中间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更意外地引起了营连首长的关注。首长们在听到广播后,对这个才华横溢的新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决定亲自召见马大力,想要了解这位在文字中展现出非凡才华的新兵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当马大力站在首长们面前时,他那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自信从容的谈吐和眼中闪烁的光芒,立刻给首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新兵,仿佛看到了一颗在军旅道路上冉冉升起的璀璨之星。首长们对马大力寄予了厚望,鼓励他继续努力,为部队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兵训练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一段对每个人意志与体能极限的真实考验。马大力迅速适应了部队紧张且充满挑战的生活节奏,他心中憋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无论训练多么艰难,他总是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在投弹训练中,马大力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毅力。他一遍遍地研究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尝试各种发力方式,只为找到那最完美的投掷姿势。夜幕降临,当其他新兵已经休息时,他仍然独自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一遍遍地练习着。终于,在考核的那天,他深吸一口气,助跑、转身、挥臂,整个动作流畅而有力,手榴弹仿佛被他的意志所驱动,划出一道惊艳的弧线,稳稳地落在七十多米外的目标区域。周围的新兵们看得瞠目结舌,纷纷投来钦佩和羡慕的眼神。
队列训练中,马大力更是以其严谨的态度和标准的动作脱颖而出。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如同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无论是站立的挺拔、行走的稳健还是转体的利落,都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自信与风采。他就像队列中的一面旗帜,引领着其他新兵们昂首挺胸,勇往直前。
射击训练对于马大力来说同样不在话下。他趴在地上,眼睛紧紧贴着瞄准镜,呼吸被控制得异常平稳,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随着“砰砰”几声清脆的枪响,靶纸上留下了一串串密集的弹孔,成绩自然也是名列前茅。教官们对他的表现赞不绝口,称赞他是天生的射手;战友们也纷纷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视他为榜样。
三个月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马大力凭借着他出色的身体素质、优异的训练成绩,以及那令人钦佩的正直品格,赢得了连队党支部的一致认可。经过慎重考虑,党支部决定将他分配到全连的尖子班——一班,并委以副班长的重任。这可不是个轻松的角色,既要协助班长处理班级里的各种琐事,又要时刻关注新战友的情绪变化和训练进度。然而,马大力却显得游刃有余,他凭借着以前当学生干部时积累的经验,将班里的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战友们的信任和尊重。
不仅如此,马大力还身兼多职,既是班团小组长,又是连板报组长,文化教员。作为团小组长,他精心组织每一次全班团课学习,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战友们对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每当团课结束,战友们总是意犹未尽,期待着下一次的相聚。
作为板报组长,马大力将自己的文字和绘画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心挑选连队里的光荣事迹和战友们的训练风采,通过一幅幅构思巧妙、色彩斑斓的板报,将它们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眼前。每当战友们走过板报前,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细细品味其中的每一个细节。
而身为文化教员,马大力更是如鱼得水。他利用业余时间,为全连的战友们开设文化补习班,帮助他们提升文化素养和学历水平。在课堂上,他总是耐心细致地讲解每一个知识点,确保每位战友都能跟上学习的步伐。战友们对他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要向他学习,共同进步。
在连队精心筹备的一次军事技能竞赛中,马大力所带领的小组犹如一把锋利的利剑,凭借着他们之间默契的战术配合和扎实的军事技能,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力压群雄,夺得了冠军的桂冠。这场胜利不仅让马大力的名字在连队里如雷贯耳,更让他成为了战友们心中那座难以逾越的标杆,也是连队重点培养的未来之星。
马大力并没有因为这次的胜利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谦逊和努力。他深知,在军旅生涯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只有不断进取,才能走得更远。因此,他带领着小组成员,继续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不断精进着各项技能。
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马大力的故事仿佛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小说。他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一次次地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在每一次的演习和任务中,他都能够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带领团队化险为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惊人的成绩。
战友们常常在私下里议论,说马大力就像是天生的领导者,他的每一次决策都像是精心计算过的棋局,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马大力自己,却总是笑着摇摇头,说这一切都是团队努力的结果,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拼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大力的名字在军营里传得更远,他的事迹也激励着更多的新兵和老兵,成为了他们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塔。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马大力还会带着他的团队,创造更多的辉煌,续写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军旅生涯,让这段开挂之旅更加精彩纷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