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之前,能写一手好字,无论是机关,还是企业;不管是职位高低,还是年龄大小,都非常受人羡慕和敬重。
为啥字写得好的人倍受欢迎和称赞?主要是在那些年代里,还没有现在的先进打字印刷设备和技术,基本上是靠手工抄写。因而,字的好看与否,就成了夺人眼球的关键因素。字好,不但让读者感到舒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升文稿的品质,增强读者的兴致,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各级领导的讲话稿,如果全篇为漂亮的字体,必会让领导大喜过望,宣讲时不但顺畅,而且增加感染力,提高效果。就如同在茫茫人海中,亭亭玉立一年轻漂亮的女子,可想而知,将会带来如何的效应?
字写得好赖,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可操作的标准,但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有一把尺子。结构要合理,笔迹要柔和;写的要周正,看着要舒服。能达到这四点基本要求,就可以列入好字的范围了。
记得有几年,全国兴起了模仿庞中华钢笔字帖练字的热潮,电视上专题讲座,书店里字帖热卖,坊间培训班迅即兴起,大有一股能够写一手好字,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以升职增薪,光宗耀祖一般。
我也曾在如何写好钢笔字上下过不少功夫。记得从上高小时候起,就开始模仿语文老师的字体。课堂上在草纸上反复练,课间在沙滩.土地上用树枝写,只要逮住机会,就写上一通。几年的努力,虽然字写得不算漂亮,但在同学们中间,也可以称得上出类拔萃了。十六岁就担负起大队门前黑板报的书写任务。
真正开始练习钢笔字,是当兵到部队以后。看着身边字写得好的战友,心里佩服,眼中羡慕,常常会去想:“同样都是人,为啥他们的字就写得那么好呢?”多次虚心请教,得到一个字的真传“练”。此后,利用工作、训练间隙和节假日,就拼命学习写字。没有老师,自己琢磨;没有字帖,就照着报纸上练,认准了一条道,就坚决地走下去。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长足的进步,写出来的字自我感觉好了不少。
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为进一步提高写字的水平创造了条件。先后担任过通讯报道员、连队文书,政治处书记,宣传和组织干事等,几乎天天在和文字打交道,所以,以用代练就成了常态。这期间,为了追求字体的漂亮程度,曾先后两次改变过结构和形态,虽没能达到完美的愿望,但离满意的效果越来越近了。
转业回到地方,工作性质仍未脱离文字范畴,还是以抄抄写写为主。由于工作单位和职能所决定,日常与各单位的办公室接触颇多,因此,发现写一手好字的人也相应增多。每每看到他们上报材料的漂亮字体,油然升起一种敬意,爱不释手,反复欣赏,臆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学习到手,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当年,各单位都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凡能写一手好字的,十有八九会在职务晋升上得到青睐。
回首往事,在科技不发达,全靠人工的年代,能写一手好字,不但自豪,而且吃香。走到哪里都受欢迎,无论何种单位,均会得到器重。随着科技的逐渐发达,先进的电脑、手机、网络走进了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钢笔字的使用率也相应下降,抄抄写写的机会大幅度减少,写好字的当然就少了用武之地。由此而导致了学校不再重视学生的字写得好与赖,各种单位也不再注意培养写好字的人才。所以,您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写出来的字,实在不敢恭维。即便如此,他(她)们却能熟练地使用手机和电脑,根本就不必动手写字,更谈不上在写字上下苦功夫了。
更为不可理解和无法接受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近来又出现了“AI人工智能”软件,可以替代人类手工创作诗词歌赋和各种文章,只要把你想写的主题、要求等条件输入,就能够迅速生成所需要的东西,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同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引发了赞成和反对两种观点的激烈对撞。
兴与衰,强与弱,这是从古至今回避不了的正常现象,是不断转换的事物运行规律。手写的兴盛时期已经成为历史,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为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能写一手好字再也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更不会当作一技之长被重用。但这个传统的文明产物,仍然具有继承发扬的重要价值。
新兴的代替旧有的,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趋势不会改变。但旧有的仍会留在人们记忆中,前浪冲击沙滩的壮观景像,也将永远保存在历史的画卷里。
有人感叹:“好好的一手字,让键盘给废了。”咂磨咂磨,还真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