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导演“饺子”带着他的新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归来。这是《哪吒系列》的第二部影片,(第一部是上映于2019的《魔童降世》)。这部影片,自公映以来到今日,已经夺得110多亿的票房,成为当之无愧的“春节档赢者”。《哪吒②》当然是成功的,我认为《哪吒②》的成功是必然的。
①故事内容
影片讲述了哪吒与敖丙在天劫后肉身被毁,被迫共用一体的冒险故事。 我将全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肉身被毁”“争分夺秒”“玉露琼浆”“对抗天尊”。“天劫”后,哪吒与敖丙肉身被毁,二人共用一体,因%为要救敖丙,必须用到“玉露琼浆”,哪吒为了好友,带着敖丙与师傅太乙,一同进入“玉虚”,“争分夺秒”终于连闯三关,拿到了“玉露琼浆”,敖丙得以还阳。而后因为天尊(反派)将他们所有人又困在天元鼎内,哪吒不得已又与敖丙联手,共抗天尊,末了,哪吒终于长大,“魔丸”成为英雄。
②影片的文化意义
《哪吒②》延续了《哪吒①》的幽默风趣的叙述特点,可是它的文化意义是极其重大的。影片继续选用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哪吒”作为叙述主角,穿插了与龙王太子敖丙的友情,中国传统文化内的“孝道”,让中国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有了展现。
此外,影片内所展现的哪吒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神话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嫉恶如仇,对抗天尊,心系陈塘关百姓 ,喊出那句“如果伤陈塘关百姓,搅龙宫个不得安宁”。他孝顺父母,在影片将要结束时候,他抱着母亲,痛哭流涕,这一幕,让人动容。在申公豹“屠城”之后,他急切寻找父母下落,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哪吒的孝顺,另外哪吒尊兄敬兄,在“天尊”安排金吒木吒与小哪吒见面时候,哪吒因为怕吓到二位兄长,所以将自己用药睡着,让敖丙代自己去见二位兄长,还有哪吒与敖丙的友情也是为人称道的。因为救敖丙,哪吒‘进玉虚,闯三关,得甘露’,因为敖丙,因为龙宫,因为陈塘关,哪吒与敖丙携手,共破天元鼎,共抗天尊,这些无一不体现出哪吒与敖丙的友情。殷夫人在哪吒上“玉虚宫”的路途上,追着他,然后谆谆说道“你脾气大,要冷静”,把一副“慈母爱子图”,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正是一种母爱的体现,而哪吒打败天尊以后,李靖在哪吒后背轻轻拍了两下,不正是父爱的表现么。当然以上种种,又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于是,哪吒的成功是必然,因为它所展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内这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无论是孝顺,还是友情。于是,哪吒当然还是哪吒,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部影片里,哪吒不再是哪吒,哪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
③“我命由我不由天”
还记得影片里,哪吒吟的那首诗嘛:“从来生死都看淡,专和老天对着干。我命由我不由天,小爷成魔不成仙。” 的确,哪吒的反抗意识是很强烈的,这种反抗意识一直从影片的开始,持续到影片的最后,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影片。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哪吒的这首诗里面的一句,道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当然还有很多的金句,可以拿出来写的,如哪吒说的,“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转这乾坤”,再如,那些天元鼎内的“英雄们”说的,我们已经一让再让,结果他们还要我们的命;既然他们要我们的命,那我们就用这条命跟他们拼了!”,这种金句频频出现,当然燃起了中国人内心奋斗的火焰,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让人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最后哪吒与敖丙分别时,哪吒对敖丙说的那句话“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无路可走,我才明白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尤其是最后,有人问哪吒“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个世界”,他回答道“我想试试”,这短短的两句话,更是把我们的英雄“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个奋斗内核,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④哪吒②,对于青年人的意义
哪吒②当然是拥有意义的,而且绝非一层意义,除了反抗与文化意义 ,我认为哪吒②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朋友,在于友情,对青年人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
哪吒与敖丙的友情正是青年人的缩影。他们携手同行,共用一个躯体,又共同携手反抗天尊,这一切让我们看到了友情的力量,让我们相信有了友情,有了朋友的扶持,我们终于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 另外,他们让我们看到,我们不管遇到怎样的险阻,不要放弃,就会成功,正如同影片内的打斗场面一样。不要向任何恶势力低头,因为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只要不放弃,就会获得成功,所以 ,哪怕当下“乌云密布”,也终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日,对于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的。
⑤人物——太乙真人
其实对于这篇文章,我本来是不想写某一个人物的,因为影片内的所有人物都可以进行赏析的,可是我还是把“太乙真人”另出来,写一写。
太乙真人在影片内是一个极度肥胖的师傅形象,这颠覆了传统人们对太乙真人的认知,因为在几乎所有涉及到“封神”的电视剧或者影片内,‘太乙真人’一直是一个清秀小老头的形象的。可是在这部电影里 ,太乙真人却“一反常态”,成为一个“大胖子”。他是哪吒的师傅,影片内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他说的那一句“你打我噻”。是的,说《哪吒②》延续了《哪吒①》的幽默风趣,太乙无疑是一个“证据”。他是影片的幽默担当,就那句“你打我噻”,让太多人争相模仿,成为了“金句”。当然从中也不难看出了太乙的无忧无虑,与幽默风趣,都在那一句“你打我噻”,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饺子”把太乙设定成为了一个“四川人”,那句“你打我噻”与四川口音融合,又让人忍俊不禁起来了。另外,我认为“饺子”之所以把太乙真人设定成一个胖子的形象,就是展现导演的“反传统”思维,他一改民间对于太乙真人的固有刻板印象,给观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⑥“配角”
记得在《哪吒②》里,海夜叉说了一句话,“哎,就是就是,我是配角,小配角”,其实整部影片,配角是很多的,可是我又不觉得他们是配角。
那说出这句话的海夜叉是“配角”,把门的结界兽也是配角,可是就是这些配角,才更让我喜欢了这部电影。因为我知道,虽然电影里他们是配角,可是,他们又是各自人生的“主角”。
其实写这个“配角”这一部分,是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我们每个人都是职场的“配角”,公司的“配角”,的确,我们太多的时候,总是这个世界的“配角”。可是,我们也是“主角”,我们是自己生活里的“主角”。我们是孩子的父亲,是父亲的孩子,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是“配角”,可是我们在自己的生活里,却是实实在在的“主角”。世界上,社会上,交往中,当然有太多太多的“配角”,因为“配角”,往往发挥的用处更大,电影因为有一个“配角”而被人念叨,生活,因为拥有“配角”而成为生活,于是,毫无疑问,“配角”也便成为了“主角”。
⑦“饺子”
文章的最后,来写写这个影片的导演———“饺子”。
影片的成功是必然的,这毋庸置疑,可是影片成功的背后,少不了主创人员的能力与努力 。
影片的导演叫“饺子”,未观影前,看过他的太多视频“报道”,说他有一段时间在家“啃老”,不出去寻找生计。尽管没有出去找工作 ,尽管在家“啃老”,可是“饺子”没有放弃他的动画梦 ,他一直在努力,一直走在自己热爱的道路上,未曾停下脚步,到现在终于逆风翻盘,耀耀生辉。
的确,我们要选择自己热爱的路,然后一直走下去。不怕诋毁,不怕谩骂,不怕前路漫漫,不怕风雨交加 ,就选择自己喜欢的路,一直走下去,直到它遍地生花。
《哪吒②》,是一部国漫,内里透出无数的反抗意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它彰显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是一部值得看的好国漫,于是,它的排名靠前,票房突破多少亿,这一切都是必然的,当然也是肯定的。
我们要看到的,是这部国漫给我们所传达与表现出来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东西,以及它所展现出来的属于中国文化的自信,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