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成长日记
文章内容页

乡土岁月里的酸甜与坚守

  • 作者:蔡银生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5-24 10:18:39
  • 阅读0
  •   1984年,20岁的我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接过了村干的担子。那时,整个农村大地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公社改乡,大队改村,生产队改村民小组,轰轰烈烈的折股并账运动在乡间开展。村民们满怀期待,盼着能从这场变革中分得红利,可最终希望落空,这也让我意识到基层工作的复杂与艰难,刚上任便尝到了工作的“酸”味。

      在众多工作中,计划生育无疑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村里经济本就薄弱,计划生育费用却占了支出大头,双月查、扫尾工作一项接着一项,要求必须百分之百完成任务。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我们常常碰一鼻子灰。记得有一次,为了劝说一位超生户采取节育措施,我和同事们连续一周上门做思想工作,却被对方冷言冷语相待,甚至被拒之门外。可即便如此,为了完成任务,我们不得不天南海北地奔波,寻找外出躲避检查的育龄妇女做B超。风餐露宿、四处碰壁,个中滋味,难以言说。

      “两上交”工作同样让人焦头烂额。在那个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年代,村级经济普遍负债,百姓手头也不宽裕,根本拿不出钱来。为了完成任务,我们这些村干部常常要自己先“挞端子”,垫付资金,之后再慢慢想办法化解。看着村民们为难的神情,再摸摸自己干瘪的口袋,心里满是无奈与苦涩。

      但基层工作不全是苦,也有甜的时刻。在物资紧缺的计划经济时代,分发煤油票、尿素凭证时,村民们那信任的眼神和感激的话语,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意义。尤其是参与土地承包制度改革,从第一轮土地承包到户,到两田制,再到后来的二轮承包,每一步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看着村民们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收获希望,我的内心也充满了喜悦。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村迎来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外出打工,这虽然让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但也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那些外出务工的育龄妇女,成了我们工作的“难点”,为了掌握她们的情况,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除了这些,上河工也是当时农村的常态。每到冬季,水利挖河挑泥、推车运土,村民们在寒风中劳作,我们村干部也始终坚守在一线,组织协调、带头干活。直到二十世纪后,挖掘机、收割机、机动喷雾机等先进设备的出现,才逐渐改变了这种高强度的劳作方式。但我们的工作并未轻松,为了壮大村级经济,让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依然在不懈努力。

      回首这一路走来,有辛酸、有苦涩,也有甜蜜与欣慰。农村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早已深深融入我的生命。我见证了农村的变迁,参与了时代的发展,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奋斗的足迹。虽然过程艰辛,但我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付出,终将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与改变。

    【审核人:雨祺】

        标题:乡土岁月里的酸甜与坚守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chengchangwenzhang/24431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