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婶家里今年杀了一头肥猪,据说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斤数三百六十斤。
前几天老婶宴请村里人的视频发给我,让我看得很馋,尤其是酸菜汆白肉那道菜我很想吃。老婶说:“想吃的话,那就请假来东北家里吧。我做给你吃!”
酸菜汆白肉这道菜老婶可是做得最拿手的,那年也是这样一个季节,老叔领来一个个子不高的女孩,老叔介绍说女孩是来村里学校教学的。来村里学校教学是好事呀!奶奶高兴呀!奶奶说:“这回咱们村里的孩子有人教了。“
由于那时我们村比较偏僻,只有一所小学,也没几个老师。来村里的老师也很多吧,没待多久就都走了。村里人家出外打工的人不少,两口子出去打工,也觉得孩子留在村里也没啥出息。有的老口子出外打工安定后,就把孩子一块带走了。奶奶听老叔说女孩是主动来学校教学的,显得格外高兴。急忙让母亲收拾出一间宽敞的房间,让女孩住了进去。
那时候家里也刚杀了一头猪,奶奶就三天两头让母亲给女孩做酸菜汆白肉。那年月,酸菜汆白肉对于我家来说也是讲究的菜了。我家有个很大的砂锅,满满的一砂锅酸菜再加上粉条冻豆腐,上面有几片五花三层的肉。这个菜一端上桌,我们都抡圆筷子抢着吃。但上面那几块白肉,奶奶背地里也说了,谁都不许上筷子夹,只许吃菜。肉片当然属于那个女孩的。其实不让我们吃肉,吃里面的酸菜粉条冻豆腐也好吃,因为白肉和菜放在一起,一咕嘟,肉的香气早已进入了菜里,黄泱泱的酸菜夹起来放嘴里立时沁人心脾,再喝一口酸菜汤要多香有多香。女孩似乎对这道菜也情有独钟。只是菜一上桌,她会谦让着让我们吃肉,还会时不时把肉夹到我们碗里。
有一天,母亲在做这个菜时,她也跟着进入了厨房。她说,她也会做这个菜。奶奶这才了解到,女孩家虽然是青海的,但也属于半个东北人。父亲是土生土长的的青海人,而母亲是地道的东北人。父母在一所高校相识,毕业后两个人一起去了青海结婚有了她。女孩的母亲做酸菜汆白肉就拿手,她和她的父亲就喜欢吃。而且女孩也学会了做这道菜。
女孩那天做的这个酸菜汆白肉很地道,比我母亲做得还有味道。她的秘诀是菜里还加了一些辣椒油。从那后,她就进入后厨,隔三差五会接替母亲,给我们一家人做起了酸菜汆白肉。没过多久,女孩去了学校教学。并和我老叔结了婚成了我老婶。
老婶每天去学校教学,由于教学任务重,她中午都要带饭。每天母亲都会给她带两块干粮,然后会在头一天晚上,在一个饭盒里放上切好的酸菜丝,泡好的粉条,然后舀一勺猪油加上葱姜调料上面加几片白肉。第二天一早,老婶拎着饭盒领着我和哥一起去学校。老婶刚去教学,教导主任就让老婶担任了三年一班的班主任。以前那个班的班主任是刚毕业的李红老师,这个班有两个很淘气的学生,一个叫张亮,一个叫周全。这两个孩子的父母去外地打工了,张亮和他爷爷一起生活。而周全和他大姑和大姑父一起生活。由于父母不在跟前,他俩也放任自流,经常不完成作业不说,学习也在班级里最差的,还经常调皮捣蛋欺负同学。李红老师经常被气得哭鼻子。为此,老婶来后,领导就把李红老师调了一个班。
第一天老婶上课,张亮和周全就抓了一个癞蛤蟆放进了讲桌的粉笔盒里,老婶刚打开粉笔盒拿粉笔写字,那只癞蛤蟆就“嗖”地一下跳了出来,给老婶吓得“妈呀”一声,躲到一边。搞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紧接着,张亮和周全大喊着带头跑上讲桌开始抓癞蛤蟆。同学们也都纷纷跑过来抓起了癞蛤蟆。那一节课没怎么上课,合着就抓癞蛤蟆了。
老婶那天很生气,当即就给两个孩子家里捎了信,让来学校一趟。并把两个孩子叫去办公室,就等着学生家里来人再做处理。结果这俩孩子趁老婶一不留神,还偷偷跑出办公室,其他的课都不上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家里人来到学校,不见了两个孩子,还和老婶急了,非说是老婶吓坏了孩子。扬言如果孩子有个啥闪失,和老婶算账!
老婶一边安抚双方的家人,一边询问同学这两个孩子喜欢去哪里玩?同学说,他俩一准躲在学校附近的山上土地庙里了。老婶就领着我和哥去了土地庙。果然他俩躲在那里,正躺在台阶上睡着大觉。老婶把他俩叫起来,拉着他俩就回了学校。老婶看他俩也饿了,就把自己的饭菜让给了他俩吃。他俩把老婶的饭菜吃得一干二净,吃得舔嘴巴舌,似乎还有些没吃饱的样子。老婶问:“是不是很喜欢吃酸菜汆白肉呀?”
他俩异口同声说道:“喜欢吃!”说完,周全又补充道:“里面的酸菜白肉都好吃,我姑和我姑夫从来没给我做过。”张亮也说:“我爷爷年纪大了,我家从来不积酸菜。”
老婶说:“如果你俩爱喜欢吃,我每天都会给你俩带。但你俩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以后不能再淘气当坏孩子了。以后要好好用功学习听老师话,做个好学生!”他俩连声答应着。
从那天后,老婶也信守承诺,每天带的中午饭菜就留给他俩吃,而自己就啃一块干粮。张亮和周全也开始不再淘气,开始认真学习。由坏学生转变成了好学生。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把老婶带的饭菜给学生吃,而自己只吃一块干粮的事告诉了奶奶。奶奶没生气,再给老婶带饭时,竟然把饭盒换成了家里的小铝锅。奶奶说:“你老婶做得对!她是教师就是家长一样,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呀!”
从此后,张亮和周全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由原来的倒数后几名,冲进了班级的前十名。还顺利地升入了我们附近的初中。他俩上初中三年级时,我们村的小学也迁移到很远的地方。老婶则留在村里。这时,张亮的爷爷也去世了,周全的姑姑也跟随他姑父去了外地。不得已,两个孩子的父母,就每月给他们一些生活费,让他们自己独立生活。
自己生活怎么能让人放心呀!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呢?老婶教过他俩,而且还给过他俩特殊照顾,深深为他俩担心。于是就主动和他们父母商量她来负责这两个孩子的生活。两个孩子的父母正求之不得呢!就提出给老婶一些托管费。老婶拒绝了。
孩子家长也过意不去,孩子毕竟要吃饭呀。他们就每隔一段时间,买一些粮食或一些食物邮寄给老婶。两个孩子上学的地方虽然不算远,赶上天气不好,老婶都会骑上电驴子接送他俩,而且老婶还要辅导他俩的学习。他俩学习有了进步,老婶还会奖赏他俩酸菜汆白肉……
想着老婶的酸菜汆白肉,我决定过几天就回东北。因为这个季节正是吃酸菜汆白肉的好时候。所以我提前订好了飞机票,就等着医院领导批下假来就飞回东北,到时一定去吃老婶做的酸菜汆白肉……
前几天老婶宴请村里人的视频发给我,让我看得很馋,尤其是酸菜汆白肉那道菜我很想吃。老婶说:“想吃的话,那就请假来东北家里吧。我做给你吃!”
酸菜汆白肉这道菜老婶可是做得最拿手的,那年也是这样一个季节,老叔领来一个个子不高的女孩,老叔介绍说女孩是来村里学校教学的。来村里学校教学是好事呀!奶奶高兴呀!奶奶说:“这回咱们村里的孩子有人教了。“
由于那时我们村比较偏僻,只有一所小学,也没几个老师。来村里的老师也很多吧,没待多久就都走了。村里人家出外打工的人不少,两口子出去打工,也觉得孩子留在村里也没啥出息。有的老口子出外打工安定后,就把孩子一块带走了。奶奶听老叔说女孩是主动来学校教学的,显得格外高兴。急忙让母亲收拾出一间宽敞的房间,让女孩住了进去。
那时候家里也刚杀了一头猪,奶奶就三天两头让母亲给女孩做酸菜汆白肉。那年月,酸菜汆白肉对于我家来说也是讲究的菜了。我家有个很大的砂锅,满满的一砂锅酸菜再加上粉条冻豆腐,上面有几片五花三层的肉。这个菜一端上桌,我们都抡圆筷子抢着吃。但上面那几块白肉,奶奶背地里也说了,谁都不许上筷子夹,只许吃菜。肉片当然属于那个女孩的。其实不让我们吃肉,吃里面的酸菜粉条冻豆腐也好吃,因为白肉和菜放在一起,一咕嘟,肉的香气早已进入了菜里,黄泱泱的酸菜夹起来放嘴里立时沁人心脾,再喝一口酸菜汤要多香有多香。女孩似乎对这道菜也情有独钟。只是菜一上桌,她会谦让着让我们吃肉,还会时不时把肉夹到我们碗里。
有一天,母亲在做这个菜时,她也跟着进入了厨房。她说,她也会做这个菜。奶奶这才了解到,女孩家虽然是青海的,但也属于半个东北人。父亲是土生土长的的青海人,而母亲是地道的东北人。父母在一所高校相识,毕业后两个人一起去了青海结婚有了她。女孩的母亲做酸菜汆白肉就拿手,她和她的父亲就喜欢吃。而且女孩也学会了做这道菜。
女孩那天做的这个酸菜汆白肉很地道,比我母亲做得还有味道。她的秘诀是菜里还加了一些辣椒油。从那后,她就进入后厨,隔三差五会接替母亲,给我们一家人做起了酸菜汆白肉。没过多久,女孩去了学校教学。并和我老叔结了婚成了我老婶。
老婶每天去学校教学,由于教学任务重,她中午都要带饭。每天母亲都会给她带两块干粮,然后会在头一天晚上,在一个饭盒里放上切好的酸菜丝,泡好的粉条,然后舀一勺猪油加上葱姜调料上面加几片白肉。第二天一早,老婶拎着饭盒领着我和哥一起去学校。老婶刚去教学,教导主任就让老婶担任了三年一班的班主任。以前那个班的班主任是刚毕业的李红老师,这个班有两个很淘气的学生,一个叫张亮,一个叫周全。这两个孩子的父母去外地打工了,张亮和他爷爷一起生活。而周全和他大姑和大姑父一起生活。由于父母不在跟前,他俩也放任自流,经常不完成作业不说,学习也在班级里最差的,还经常调皮捣蛋欺负同学。李红老师经常被气得哭鼻子。为此,老婶来后,领导就把李红老师调了一个班。
第一天老婶上课,张亮和周全就抓了一个癞蛤蟆放进了讲桌的粉笔盒里,老婶刚打开粉笔盒拿粉笔写字,那只癞蛤蟆就“嗖”地一下跳了出来,给老婶吓得“妈呀”一声,躲到一边。搞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紧接着,张亮和周全大喊着带头跑上讲桌开始抓癞蛤蟆。同学们也都纷纷跑过来抓起了癞蛤蟆。那一节课没怎么上课,合着就抓癞蛤蟆了。
老婶那天很生气,当即就给两个孩子家里捎了信,让来学校一趟。并把两个孩子叫去办公室,就等着学生家里来人再做处理。结果这俩孩子趁老婶一不留神,还偷偷跑出办公室,其他的课都不上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家里人来到学校,不见了两个孩子,还和老婶急了,非说是老婶吓坏了孩子。扬言如果孩子有个啥闪失,和老婶算账!
老婶一边安抚双方的家人,一边询问同学这两个孩子喜欢去哪里玩?同学说,他俩一准躲在学校附近的山上土地庙里了。老婶就领着我和哥去了土地庙。果然他俩躲在那里,正躺在台阶上睡着大觉。老婶把他俩叫起来,拉着他俩就回了学校。老婶看他俩也饿了,就把自己的饭菜让给了他俩吃。他俩把老婶的饭菜吃得一干二净,吃得舔嘴巴舌,似乎还有些没吃饱的样子。老婶问:“是不是很喜欢吃酸菜汆白肉呀?”
他俩异口同声说道:“喜欢吃!”说完,周全又补充道:“里面的酸菜白肉都好吃,我姑和我姑夫从来没给我做过。”张亮也说:“我爷爷年纪大了,我家从来不积酸菜。”
老婶说:“如果你俩爱喜欢吃,我每天都会给你俩带。但你俩要答应我一个条件,以后不能再淘气当坏孩子了。以后要好好用功学习听老师话,做个好学生!”他俩连声答应着。
从那天后,老婶也信守承诺,每天带的中午饭菜就留给他俩吃,而自己就啃一块干粮。张亮和周全也开始不再淘气,开始认真学习。由坏学生转变成了好学生。
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把老婶带的饭菜给学生吃,而自己只吃一块干粮的事告诉了奶奶。奶奶没生气,再给老婶带饭时,竟然把饭盒换成了家里的小铝锅。奶奶说:“你老婶做得对!她是教师就是家长一样,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呀!”
从此后,张亮和周全的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由原来的倒数后几名,冲进了班级的前十名。还顺利地升入了我们附近的初中。他俩上初中三年级时,我们村的小学也迁移到很远的地方。老婶则留在村里。这时,张亮的爷爷也去世了,周全的姑姑也跟随他姑父去了外地。不得已,两个孩子的父母,就每月给他们一些生活费,让他们自己独立生活。
自己生活怎么能让人放心呀!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呢?老婶教过他俩,而且还给过他俩特殊照顾,深深为他俩担心。于是就主动和他们父母商量她来负责这两个孩子的生活。两个孩子的父母正求之不得呢!就提出给老婶一些托管费。老婶拒绝了。
孩子家长也过意不去,孩子毕竟要吃饭呀。他们就每隔一段时间,买一些粮食或一些食物邮寄给老婶。两个孩子上学的地方虽然不算远,赶上天气不好,老婶都会骑上电驴子接送他俩,而且老婶还要辅导他俩的学习。他俩学习有了进步,老婶还会奖赏他俩酸菜汆白肉……
想着老婶的酸菜汆白肉,我决定过几天就回东北。因为这个季节正是吃酸菜汆白肉的好时候。所以我提前订好了飞机票,就等着医院领导批下假来就飞回东北,到时一定去吃老婶做的酸菜汆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