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怨怨都是情,这是前些年一个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时我没有太在意,近几年我越琢磨觉得越有道理、有意思。
什么是恩?恩即恩德、恩惠、恩情,就是一个人给别人的好处,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本身就是一种情谊的表现。人与人之间有父母养育之恩,有兄弟手足之恩,有夫妻相爱之恩,有伯乐知遇之恩,有领导提携之恩,有滴水相助之恩,有两肋插刀仗义之恩,有拔刀相助抱打不平之恩,有英雄救美之恩,等等。无论哪一种恩,都是感情的凝结,情谊的表现,归结到底都是情。
什么是怨?怨即不满意、怨恨、怨仇,就是人与人之间因为矛盾冲突而造成的不愉快,产生的互相指责、责备,结下的“梁子”,埋下的“祸根”等。怨有小有大,小的可能只是心情不舒服、不愉快,最多嘴上说说,发泄一下。大的则可能怒发冲冠,吵嘴打架,拳脚相加。比如有父母与孩子观念冲突之怨,兄弟姐妹因财产相争之怨,亲戚关系不融洽之怨,员工对上司的领导方式抱怨之怨,同事之间互相竞争生嫉妒之怨,学生受老师批评而内心生怨,地铁上抢占座位而生怨,因借钱不按时归还而生怨,偷东西被抓而生报复之怨,等等。
这些怨因何而生、从何而来呢?除了陌生人之间偶尔引发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意外之怨,大部分则是由于密切接触、关系亲密而产生的怨。在一个单位内部,同事之间每天在一起,肯定会有生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交流、工作上的互动,时间久了自然会产生亲密的友情。当然,在工作上也会产生意见分歧,在荣誉面前也会有私心杂念,在面对升迁机会时也会有竞争,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也会产生是非、纠纷、嫉妒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正是因为太接近、太亲密了才会出现的。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一般不会与别的车间、处室、单位的人产生矛盾,正是因为离得远,没有交叉点,没有接触面。只有与亲近的人、经常接触的人才会出现磕磕碰碰,这就好比大街上的车子一样,相邻车道的两个车才最容易发生蹭挂。
以前的两个战友,在部队的时候是上下级,是管理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一个年轻气盛、心高气傲,个性张扬,就是不愿意被人指挥,不服从管理。另一个事业心责任心极强,也喜欢表现自己,总想处处出成绩,对部属要求严格,因为管理的事与那个年轻的发生不愉快而引发冲突,差点动手,结下了怨。时隔多年转业后巧合的是分配到了同一个单位,同一个部门,两个人互换了上下级关系,原来的管理者变成了被管理者,原来的被管理者变成了管理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两个人都对过去的自己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变得更加成熟,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关系更加亲密,在单位很团结,成了好搭档、好同事,更加深了战友情、同事情。
也有在同一个单位的两个人共事期间关系很僵,换一个单位或者退休之后,冰释前嫌,放下了心中所怨,经常在一起聚会、聊天、喝酒、打牌,谁家乔迁新居或者孩子结婚都去捧场等等,反而相处更为融洽、亲密,偶尔提到过去的不愉快也会淡定地说一句:“那都过去了!”所有这些都说明恩恩怨怨都是情,时间可以疗治一切,沉淀下来的都是真情。
再比如夫妻之间每天生活在一起,经常会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吵吵闹闹、磕磕绊绊,就像人的上下两排牙齿一样,每天都要摩擦、碰撞。几十年之后老夫老妻变成了“老来伴”,也看淡了一切,再也不争不吵,相濡以沫安度晚年,有时提起过去年轻时的趣事、囧事就会互相调侃打趣,开心的像小孩子一样。夫妻之间的特殊感情无声地渗透、浸润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中。
度尽劫波情义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每个人都应该敞开胸怀,行君子之道,重情淡怨,与人快乐相处,愉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