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王树民:白萝卜、红萝卜

  • 作者:菜鸟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3-08-09 08:21:14
  • 阅读0
  •   白萝卜白,

      红(胡)萝卜红,

      红白萝卜一地生。

      白萝卜膀大腰又圆,

      红萝卜纤细透精明。

      白萝卜爽口微带辣,

      红萝卜脆甜气味浓。

      当年农家当家菜,

      春季曾经作粮用。

      如今街边又谋面,

      身价打滚往上升。

      倾心不忍空手去,

      重登餐桌续旧情。

      连续四十度左右的高温天气总算过去了,但仍闷热不减。多数时间窝在家里,开着空调,不敢出门。只有趁早晨6点以前热魔还没有开始发威,出去散散步,活动活动有点僵硬的身体。路过一处自由的菜市场,附近的菜农和小贩们,不知啥时候已经在街道两旁一溜排开,热热闹闹早就开始了交易。

      新上市的菜好鲜好鲜,让人一走进街道,鼻子里就充满了菜的鲜味。脚下犹如拴上了一根绳子,眼睛好像被无形的诱力所左右,在牵拉拽扯下,放慢脚步,沿街赏看起来。菜的品种好多好多,多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黄瓜、豆角、茄子、洋葱头、土豆、韮菜、西葫芦、小北瓜等,应有尽有。忽然,在一白发老翁的摊位上,竟然看见了白萝卜和红萝卜,(因为不到季节)惊奇下还涌上了一丝丝的亲切感,竟将思绪硬是拽回了久远的过去。

      白萝卜、胡萝卜,再平常不过的两样蔬菜,但在我的心里占据有一定的位置,甚至还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看见它们,与之相伴的年月和经历一起涌进了脑子里。

      在六、七十年代,红、白萝卜是农村田地里的主要角色。进入伏天,老少爷们就把地翻耙平整,到了中伏,人们就将提前准备好的萝卜籽均匀地撒进地里,如遇墒情不好,还得不辞辛劳,从很远的池塘一担一担地挑来水,用瓢或碗舀上再洒泼在地里。几天后,一棵棵细芽头顶着小帽,拱起一点点地皮,破土而生了。站在地边望去,满地里的小包像一湾平静的水面,突然被一阵急雨瞬间击破,形成了一幅别致的图画。又像是古代城楼的大门,上面排满密密麻麻的圆钉,让人有一种看后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红萝卜

      萝卜芽出土后,显得十分的瘦弱,好像一阵风吹过就会折断似的。它们的生长速度极其缓慢,几日过后,仍不见有啥新的变化。由于出生在炎热的伏天,在日头暴晒下,无精打采,少有生机。为了确保它们的成活和健康成长,每天傍晚大人们会坚持挑水进行泼洒。在人们的精心呵护下,小小的萝卜苗逐渐长大,遮满地皮,绿油油的煞是好看。因为人工撒种时掌握不了那么的均匀,稠稀不匀就在所难免。因此,间苗(将太稠的苗稀疏掉)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烈日灼烤下,蹲在地里,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将弱苗和杂草拔掉,看似不用出力的活,实则非常的辛苦。尽管戴一顶草帽,但遮阳防暑效果十分有限,不大会儿的功夫,脸上的汗珠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滴滴哒哒地向下掉落,浑身的衣服很快也被汗水湿透。更为艰难的是,长时间蹲在地下,还要全神贯注地不停操作,腰腿仿佛灌了铅一样,沉而憋,想要站立起来需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完成。

      萝卜生长期较长,从仲夏一直可以到秋末冬初,管理相对简单,除了灌些大粪和灭草外,其它基本上就不用打理。大块的胡萝卜地里,间或有少量的白萝卜,两种萝卜生长速度区别很大。白萝卜一旦进入中期,几天就是一个样,身体大部分裸露在地皮上,白白胖胖,十分招人喜欢。胡萝卜则不然,缨子在上,身子却一直向下扎,很难看见它们的真面目。五到七十年代期间,胡、白两种萝卜是农村的一种主要蔬菜,那时的生产队,每年都会种上十亩、八亩,以此作为社员们生活的辅助品。那些年,因为庄稼产量低,又要上缴公粮,留下来的口粮就非常有限,普遍都是平均每天七、八两。所以,人口多,孩子们多的家庭多会出现青黄不接,粮食断档的窘迫状况。为了缓解饿肚子的困苦,红薯、红、白萝卜就当仁不让地担起了大任。至今历历在目的是:早晚两顿饭,红薯唱主角,红、白萝卜打下手,生活尽管清贫困苦,但基本上维系了群众们的生命安全,度过了最危险最艰难的岁月。

      我对白萝卜、胡萝卜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结,既有点怀念,又有点畏惧。怀念的是它们在粮食极端匮乏的日子里,以菜代粮,弥补了食不果腹的不足,支撑着两、三代人走出了生活的困境。畏惧的是,由于过度地食用,身心难以承受,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尤其是胡萝卜,适当食用,不啻是一种养生之佳品。如果长期且大密度地食用,极易带来胃功能的损害,形成严重的胃酸反应。直到现在,我看见胡萝卜时,亲切中仍存有一丝的条件反射。那些年,记得我们那一带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在红、白萝卜的做法上想尽了办法,下足了功夫。萝卜缨子做酸菜,萝卜腌制成咸菜,冬春几乎是饭桌上的主菜。还可加工成萝卜条,晒干后常年米汤里、熬菜等作为“主角”使用。又能调制成馅,包包子、饺子、烙馅饼等。我们家人口多,萝卜就成了一种“奢侈品”,三天两头炒菜吃。为了能多吃上几口,我和二哥有时顾不上喝米汤,连续下筷子夹菜往嘴里送,常常会遭到爹娘用筷子敲头打手,警告我们注意吃相。每每想起那时的宭境,心里仍会觉得酸酸的。

      白萝卜

      萝卜其实是很好的食物,它不但具很好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备药膳价值。白萝卜富含维生素C和水分,能够有效地改善免疫力,促进消化吸收功能;胡萝卜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是预防夜盲症的食疗佳品,同时还能缓眼睛的疲劳,改善和调节视力。红白萝卜一般不要混在一起食用,因为白萝卜的维生素C成分极高,红萝卜中却有一种抗坏血酸的分解酵素,会对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起到破坏作用。

      现在土地少了,农村人种红、白萝卜的也相应少了。因此,蔬菜市场上数量也显得不多,而且价位不低,稀缺时,都基本上在1.5元到2元之间。高峰时白萝卜8毛左右,胡萝卜仍保持在1块钱以上。据观察和调查,食用人群以老年人为主,50以下的人喜欢者偏少。

      头伏萝卜二伏菜,这句经典的农谚流传了不知多久?几经历朝历代,都准确实用。进入新世纪后,地球冷暖急剧变化,温度越来越高,让许多老祖宗留下的经验之谈,也失去了其指导作用。大棚里不分四季,反季蔬菜应有尽有。大田里的庄稼和蔬菜种植再也不能按老皇历办事了,后推一个节气已属正常。

      白萝卜白,相伴的时光难忘怀;胡萝卜红,共苦的日子记心中。

      看见它们想往事,化作文字来传颂。

    【审核人:雨祺】

        标题:王树民:白萝卜、红萝卜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ganwu/85271.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菜鸟菜鸟
      • 会员等级:文学秀才
      • 发表文章:63
      • 获得积分:1031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223.*
          【菜鸟】发布的其他文章: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