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彭传清:京城寄来的明信片

  • 作者:个性啦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02 18:19:22
  • 阅读0
  •   汪曾祺的故乡高邮,我去过两次,因此高邮就又多了我的一些朋友。

      第一次去高邮,是出于对汪曾祺先生笔下故事的仰慕。我在网上预订了住宿,并特意选在了汪曾祺纪念馆附近的汪家客栈。参观完纪念馆后,我走出朝北的大门,左边一排别致的建筑物吸引了我的目光。绿竹掩映的青砖墙上,挂着“汪迷部落”四个钢板缕空的醒目大字,好奇心驱使我走了过去。

      (右一为陈志海)

      玻璃门关着,屋里只有一个人在看书。他听到动静,朝我微笑并挥手示意我进屋。闲聊中,我们谈得十分投机。这个爱笑的男人,便是我在高邮认识的第一个朋友——陈志海。当时,他正在“汪迷部落”值班(汪迷部落是一个热衷于汪曾祺作品的社团)。

      再次去高邮,是受我孙女的要求。我和妻子陪着喜欢阅读汪曾祺文章的孩子再次游览了高邮的各处胜景。好客懂礼的志海老师得知我们要去高邮,特意选了一家专做高邮地方菜的随圆菜馆。为了让我多认识一些高邮的朋友,志海提前三天就预订下了最大的包厢。那天中午,我品尝了很多名人在随圆吃过的佳肴美食。席间,志海又让我认识了一些高邮的新朋友,他们来自教育界、书画界、收藏界,还有些是作家。

      (左二为全竹贵)

      其中,全竹贵这个名字,从那一刻起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生活里。那天,我们互加微信并互留了手机号码。奇妙的是,我俩的手机尾号都是06。志海告诉我,竹贵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才退居二线,他喜欢写作,更爱集邮,还是市集邮协会的常务理事、生肖集邮研究会会长。那天席间,竹贵邀请我再住一晚,他要陪我参观中国集邮家博物馆。我告诉他,我来了两次高邮,集邮家博物馆也看了两次。他听后,会意地笑了,那笑容真诚而温暖。

      分别的时候,我真诚地邀请志海和竹贵他们有时间来诗城马鞍山游玩。我告诉他们,马鞍山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凌家滩、褒禅山、陋室、鸡笼山、采石矶、李白墓等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

      高邮一别后,我们各居南北,依旧过着自己喜欢的平静日子。乙巳年正月初八,《江东文韵》推出了我的一篇“退群”文章。竹贵看了我的文字后,留言说:“读了您的文,得知您还集邮,发个通联地址给我,给您寄一点北京2025年蛇文化戳的明信片。”

      今年春节,竹贵夫妻俩是在他北京工作的儿子家过的年。没过几天,一张张带有京城各个不同地址的蛇文化戳的明信片,随着春风飘寄到了我的家中。这些明信片,不仅展现了北京丰富的蛇文化,更承载了竹贵对我深深的情谊。

      春天里的这段时间,每当我看到志海从高邮给我寄来的《珠湖》杂志(纪念汪曾祺诞辰105周年的增刊)、《姓氏文化研究》以及刊载了我的书法作品的《足迹》,以及竹贵从北京给我寄来的一张张充满情谊的蛇文化明信片时,我的心仿佛又回到了去年我们在一起的时光。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春风一般,温暖而愉快。

    【审核人:雨祺】

        标题:彭传清:京城寄来的明信片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zheli/chenggongzheli/237436.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