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美丽人生
文章内容页

烽烟中的青葱岁月

  • 作者:翟光元
  • 来源: 电脑原创
  • 发表于2025-03-18 16:21:35
  • 阅读0
  •   泛黄日记本里夹着两张陈旧的船票,褶皱处还残留着那年盛夏她指尖的余温,一个人的人生中总有那么一段往事,没有忘记,错过了就只能放在心里不再提及。

      1974年12月18岁的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7月被保送入西安空军工程大学导弹系学习,1978年7月毕业后配在空军某防空部队,任导弹助理工程师。1978年底那时我刚23岁,提干后正值青春年华,1.70米的个头,65公斤的体重,穿上笔挺的军装站哪儿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始终充满着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每次外出执勤总有不少少女暗送秋波。

      入伍后的第四年,我穿着笔挺的军装,青铜熔铸的勋章在肩线游走,四个棱角分明的暗袋蛰伏如微型堡垒,每道铜扣锁着硝烟淬炼的骨相,穿行于回家探亲的路途,既是看望双亲,也是为完成那个年代香火继承的风俗。出发时我的四川籍营长操着一口标准的四川话对我玩笑道:“翟光元,你现在是青年军官,大学生,人又帅,回去找对象一定要找个漂亮点的啊,不然长得丑,就别带来部队哟”。我当时想怪不得营长这么大年龄了还能娶到一位南京的小娇妻,原来浪漫是刻在骨子里的,那我可是要多跟着学习,我笑着向营长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无巧不成书,我从南京坐上东方红8号大轮往汉口方向顺水而上。上船后因我是军官坐的是四等舱下铺位子,安顿好后,时近中午船上广播响了:“旅客们你们好,我们是南京船泊航运公司东方红8号轮,欢迎你们乘坐这艘轮船,现在是中午十二点,船上歺厅已备好午餐,请旅客们准备好零钱走廊排队前往歺厅就歺”。于是我按秩序排队前往歺厅就歺,此时在走廊右边有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她长得像现在的电影明星殷桃,一袭白衣宛如玉兰,年龄大约二十岁左右,她首先向我打招呼,用一口四川口音问我“尔我好像认识你”?我回答说:“你一个四川人怎么会认识我?”她又问我:“你是青阳当地部队的吗?你平时经常去县城,车停在我家门口?”此时我一下就警觉起来了,心想我从事的职业当时是比较机密的,莫非这女孩就是美女特务盯上了我?部队政委经常教育我们说;“我们是一支特装部队,对外是要保密的,在外不能与任何人透露部队情况,上至父母,下至妻儿都不能讲,尤其是一定要与美女说客保持警惕。”对这个女孩的提问我回答说:“有这回事,但我从未见过你?”她答:“我是重庆人,高中毕业后父亲又被打成右派,我上不了大学,我哥就在你们青阳氮肥厂当厂长,他的孩子小没有人带,叫我过来带孩子都有三年了,我这次也是回去看看父母,每次你们的军车一停到我门口,我就高兴了,我对军人有一种崇敬,尤其对你我非常喜欢,你每次来时我都要出门看看你,可你一直不在意我?”噢,原来是这样,我心里也是窃喜。接着她又问我,“你这次去哪”?我回答说:“回去探亲。”她又问我;“家里还有谁”?我回答说:“有母亲、哥嫂、妹妹等人。”她不死心又继续追问还有什么人?我说没了还未找对象呢。此时她脸更红沉默不语了。我自己脸也红了,她的脸在灯光映衬下变得更美了,她接着说:“军人就是帅”我回答:“你也一样靓丽!你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

      我们越谈越投缘,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便相互留了地址,随后她又叫我到她的舱位上去,说来也巧,她旁边的铺位是青阳县武装部的王参谋,河南信阳人,这次也是回家探亲到汉口坐火车回信阳,他与我平时工作有联系认识,他见我与姑娘投缘,就主动为我们当起了红娘,通过王参谋我便了解到姑娘姓蒋,重庆人,爸爸曾是重庆市副市长兼重庆钢厂董事长,60年代初期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开县劳动。在王参谋的撮合下我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不敢放松警惕,怕万一是个女特务还当慎重对待。

      当大轮到达汉口码头下船时,我有意疏远她,故意最后一个下船,心想如果她走了就算了,不走就是缘分。当我最后一个走到码头时发现她还在等我,她看到我来了,就问:“大哥你行李重不?我帮你提一下?”我强忍着内心的欢喜,说:“你就帮我拿下军大衣吧。”她拿上大衣后我提箱子就往汉口车站去,我们赶到汉口车站后,一查发车时间才知道要到晚上9点才能上车,我问她是几点的船?她说是第二天早上8点的船,一看时间还充裕,于是我们把行李寄存好后就在汉口街上走走,其间还在汉口看望了她舅舅。一路上我们无话不谈、相见恨晚,街上清洁工我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窃窃私语地说:“这个军人帅老婆也非常漂亮,他(她)俩真般配!”此时我听在耳里喜在心里,心想难道这就是缘分?到了晚上八点钟我们草草吃顿晚饭,临别时她给我买双皮鞋,我给她买条围巾,还给她十条肥皂,她非常高兴,那时物资紧缺肥皂难买,她说“这肥皂真好”。晚上八点十分我们往车站赶分别时她饱含泪水嘱咐我:“一路平安,回家一定要给我写信啊!”我也强忍泪水回答她说好的,也祝你一路顺风平安到家。

      晚上九点我乘坐北京开往昆明的151次火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终于回到家乡溆浦车站,迎上几年未见的母亲与哥哥。

      回家的路上风景依旧,还是记忆中的模样,房子也还是爷爷留下的土房子,又破又旧,一下雨就天通地漏。我回家探亲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追过我的女同学,有些过去瞧不上我的女孩都云集到我家里,门槛都快挤破了,我的信念就是瞧得起我进屋坐,一律以礼相待,女士发糖,男士发烟,满屋子人欢聚一堂,当时家里条件不行,我自己掏钱买菜摆了四桌请乡邻长辈吃顿饭,饭后还给大家叙述了我在外当兵四年的收获,也感谢大家四年来对我家庭的照顾,大家对我也投来赞许的眼光,尤其是小时候儿时的放牛伙伴,回忆起当年把牛当马骑,由我领队骑着十几头牛,一边赶牛一边跑狂奔学解放军骑兵冲锋陷阵的模样威风凛凛。

      正当我沉浸在归家的喜悦中时,就闻云南广西方面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已打响,当时我们公社武装部李部长问我现在南边已打响你怎么还在家里?我说我回来探亲二十天假未到?随即便听到当地邮局张局长从远处小跑着过来大声喊“小翟,战事激烈,你部队命令你立即终止休假,见电速归队"。我接过电报后立即做好归队准备,向母亲告别后我立即赶往火车站奔赴前线战场,临别母亲嘱咐:“战场刀剑无眼,我儿保家卫国要勇往直前,我与家人们等你立功喜报”。我向母亲敬个军:“我一定英勇作战争取立功不给家乡丢脸。”去往前线的铁路沿线桥梁隧洞都是全副武装的民兵站岗,交会的火车装载的不是坦克就是大炮,或散装的飞机,大型车站全是驻军警戒,观此情形我猜想一定是大战开始了,火车隆隆一天一夜后就到了火车汉口车站,此情此景我便不由得想起十天前与小蒋在此相会的情景,油然而生出些许离愁,此身即许国难再许卿,归来不知是何情何景。当天上午登上轮船后回到了部队。

      归队后来不及洗漱立即去向基地主任报告,此时他与参谋长为战事筹划忙碌,参谋长见我回来了就热情地对我说:“翟工(导弹助理工程师)根据目前战况广西云南前线急缺防空武器,你是空工大毕业的专业人才,司令部命令你代理中队长,组织十二个人的特种分队立赴云南前线执行防空作战任务,立即做好准备今晚就出发。”“是!”敬过礼后我带上十二个专业人员,二十名警卫战士押着一列大车导弹就出发了。

      一路风驰电掣除基本修整外不停留,途径溆浦站停了30分钟补充水源后就出发没有回去见父母,其间仅与执勤的县武警中队的战士叙了会旧,后火车一声长笛又朝云南方向奔驰,第二天晚上七点到达前沿车站昆明站,当地驻军装卸营的官兵十几台大卡车准备装卸,我按照要求巡查车队发现其中2辆卡车有1厘米厚的黄色炸药尾层,我立即要他们换车对方车站军代表骂骂咧咧地说:“你就不是几个破手榴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要换车自己换去。”我听了后问他你是哪个部队的,懂不懂这武器工作性能?这车上黄色炸药一旦与包装箱摩擦爆炸你半个昆明全完蛋懂吗?对方回答我说:“我是昆明火车站军代室,代表负责今晚军列装卸安全,请把你们调拨单让我看下?”我把上面空军副司令员吴富善,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明签署的命令调拨单让他看后,他才老实,并答应立即换车,交换好后很快就装卸完毕,又经一夜的汽车运输到达云南过旧某防空阵地,阵地是被民工砍伐过的荒地,营房也是简易工棚,到达后我们分工合作,发电组先把电源接通后开始发电,然后远程警戒雷达开机测试,军械组有条不紊的组装导弹上架,不到六小时全部进入临战状态。第二天白天稍作休息,后我才想起重庆蒋姝子给我的十几封信放在包里,打开看完后我心潮澎湃难以入睡,她的字里行间都充满着爱,若非战时我恨不得马上飞到她身旁,可现在是战时部队有规定一律不能对任何人写信打电话,以防暴露目标,我只好把爱埋在心底,一心扑在战备岗位上。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地面陆军按军委命令以撤军至我方前沿阵地,我们空军防空军则要晚些,观察敌方动态。又过了十天后我们接到命令后撤至重庆休整,武器存放到驻军某部军械库里,我们人员驻市委党校。在重庆期间,我与女友小蒋的家只有七十公里,虽是休整但仍不能通信打电话,我严格遵守纪律,我完成的是战备任务,失去的却是我真心的爱情。又过了一个月战事少也稳定了,我们也就受命归建回到原部队。归队时我们的衣服都磨破了,人也消瘦十几斤个个都像乞丐一样,基地首长特意为我们接风洗尘,由于此次执行任务坚决保证了前线空域安全,南京军区空军给我们集体荣记三等功一次。

      战备任务胜利完成后,我发现重庆小蒋在我执行战备任务期间先后给我写了三十余封信,全被我部队政治部主任以“此人已调往前线”为由把我信退回去了,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后,去问政治部领导,政治部主任批评我说:“你无组织无纪律,私自恋爱不向组织报告,我这样做是对你负责,对组织负责,你作为军官应懂得这些。”

      一个对我负责,对组织负责,谁怎么对我爱情负责?当时我气得掉下了眼泪。后来我再次对小蒋写信说明情况时,她仍以“此人已调走”为由来回怼我。

      岁月悠悠,一晃就是四十余年过去了,如今的我,已年过七旬,回首往事,昔人已远离。错过了落日余晖,还可以期待满天星辰,但错过了你,却成为我一生的遗憾。然而我并不后悔,我失去的是个人的爱情。这场战争我们打出了国威军威,换回的是四十余年的太平,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赢得了时间,一切的努力便有了非比寻常的意义。

    【审核人:雨祺】

        标题:烽烟中的青葱岁月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zheli/chenggongzheli/23845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精彩推荐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