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图日记:爷爷不同意我们养狗狗我的好朋友张澣文家里有个小狗,我去他家里时,常常和它玩,我非常喜欢它,多么希望自己家里也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妈妈、弟弟和我都想买一只养上,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想让爷爷奶奶帮忙养上,但是爷爷奶奶坚决反对,说什么都不同意养狗狗,后来虽然......[浏览全文]
“红色的蜻蜓是我小时候的小小英雄,多希望有一天能和它一起飞,当烦恼越来越多玻璃弹珠越来越少,我知道我已慢慢地长大了,红色的蜻蜓曾几何时,也在我岁月慢慢不见了……”这是今天“小薯片”在幼儿园上课时,老师教唱的儿歌,越听越觉得好熟悉,还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看......[浏览全文]
秋风起,秋雨落,天地间仿佛被一层淡淡的哀愁所笼罩。那风,像是从岁月深处吹来的叹息,带着丝丝凉意,穿过大街小巷,拂过田野山林,所到之处,无不染上了几分萧瑟与落寞。那雨,宛如天空落下的泪滴,淅淅沥沥,打在世间万物之上,敲击着人们的心弦,引出无尽的伤感。在城市的街头,秋风如......[浏览全文]
一连几个晚上,似睡非睡间,总隐约听到几声清脆悠扬的钟声。有时是一声,待我清醒几分,它却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是幻听。有时是几声,我睁开眼睛努力去适应夜的黑,在房间幽暗的轮廓里,我努力去寻找钟声来自何处?它像是从屋顶传来,又像是从窗外传来,仔细辨别又恍若是凭空出现一......[浏览全文]
昨天老婶给我打来电话说家里养了一年的猪杀了,请了全村人吃的杀猪菜。从她发来的视频里看,她所说的全村人也就不到二十几户的人家。村子里的一些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老人还有剩下的就是一些留守儿童了。老婶今年五十二岁,她二十二岁嫁给老......[浏览全文]
在时光的幽僻角落,我曾与那株玉树有过一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邂逅。它本是朋友满怀情谊馈赠的一抹葱茏生机,却在命运的风云变幻中香消玉殒,徒留无尽的哀伤与叹息。忆起初遇它时,那是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朋友笑意盈盈地将它递入我怀中,彼时的玉树,枝繁叶茂,叶片圆润而厚实......[浏览全文]
“啪!”那一声弹珠的脆响,仿若一道灵动的闪电,刹那间划破了记忆的苍穹,将我整个人都拽入了那如梦如幻、遥远却又无比鲜活的童年庭院之中。彼时,阳光恰似金色的纱幔,轻柔地倾洒在每一寸土地上,那些弹珠相互碰撞、激情相拥,每一次跳跃与滚动,都撞出了儿时欢乐最为璀璨的火......[浏览全文]
在小镇那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街角,一家咖啡店宛如一位沉默的老友,静静地伫立在那里。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如同碎金般洒落在咖啡店临窗的桌面上,咖啡那浓郁而醇厚的香气,仿若无形的丝线,在空气中悠悠地氤氲开来,悄然编织着属于这个午后的慵懒与惬意。我独坐在这一方......[浏览全文]
风,缓缓地吹来,到达村庄。我推开厚重的大门,想让它挤进来,和我说说悄悄话。它轻轻划过我的肩头、我的脸庞,就如同划过水面似的轻盈,我感觉到了它的清凉,感觉到了诗意的渺远。倚着门扉,我就像那个定格在时光深处的庾郎,不想把将忧伤的情怀带给门外的人,只想用羌笛和琴筝描......[浏览全文]
冬日的亭子桥,在暖阳的轻抚下,宛如一位沉静的智者,散发着古朴而沉稳的气息。那横跨运河的桥身,恰似一道坚实的脊梁,默默承载着岁月的重量。河水在桥下缓缓流淌,波光粼粼,仿佛在轻声诉说着无尽的故事。桥栏上的雕花,虽历经风雨的侵蚀,却仍能让人依稀看出昔日的精美绝伦。......[浏览全文]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似乎一眨眼的功夫,妈妈已经离开我两年了。这两年来,即便我无数次地安慰自己:接受吧!妈妈已经走了。放下吧!妈妈再也回不来了。可是,当这种自我的规劝真真正正摆在事实面前时,还是显得很苍白。自从妈妈去世后,也许是人们常说的睹物思......[浏览全文]
在回到母亲的江南故乡之前,我曾在太行山下的古城邯郸生活多年。那片土地上,淳朴的民风、神秘的习俗,以及无数的人文典故和神话故事,如同一幅幅古老的画卷,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学步桥、回车巷、丛台、赵王城、京娘湖、娲皇宫,每一处景点都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浏览全文]
你谈及耕作你说需寻访一位智者日头渐西沉晚霞洒满山坡鸟鸣依旧在枝头绕过一道弯,越过几道坡他的木屋三柱二梁,水泥铺地映入眼帘犬吠几声主人迎了出来主妇煮着清茶,静候智者此地,深秋时节每家院落皆种太子参山野间尽是太子参的踪迹路上行人匆匆,背......[浏览全文]
2024年7月23日,我再一次造访“大理三塔”。2014年的7月30日,我曾经来过大理的崇圣寺,见过“大理三塔”,算起来再过七天,就整整十年了。十年后再度到来,其实还是因为那第一次的因缘。那次是跟团来的,先游览了崇圣寺,最后才看了一眼崇圣寺三塔,急急匆匆留下了几张照片,其中......[浏览全文]
母亲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大集体时,为了多挣几个工分,每天村口上工的钟声一响,母亲就早早地赶到地里。干活时,主动揽过挖沟挑渠、扛犁背耙一些大多由男人干的、能挣高工分的重活。那时,就见热火朝天的渠沟里、深深的犁垄间,母亲作为地里为数不多的女人之一,与男人们一道......[浏览全文]
在新昌的旧时光里,石氏家族的涉趣园曾是一方令人心驰神往的胜境,正如古人所言:“仙境难寻尘世里,涉趣园中韵自成。” 而园中那半亩方塘,更是宛如隐匿于尘世的一颗明珠,散发着无尽的诗意与幽情,静静等待着与一位智者的邂逅,此人便是朱熹。踏入涉趣园,仿若走进了人间仙境......[浏览全文]
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但在当时,也就是一部小说的作者而已,是没有人关注的,更不会在史书上留名。后来从金圣叹开始评点谀扬,《水浒传》逐渐名声大噪,最终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一,再加上兴化发现了施耐庵的墓和相关文物,对施耐庵的研究才开始深入进行。这其中,不......[浏览全文]
十八岁那年春末,我不顾父母的反对,拎着一台手提电脑,只身一人搭乘火车抵达包头时,已经是日暮西山。没有看到大草原,只有几棵桃树迎接我,找家客栈住了一宿。第二天打听出租车师傅,达茂旗草原怎么走?大叔审视了我一眼说,“买去达茂联合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的汽车票,记住啊......[浏览全文]
上部(一)“砰……啪……”偶尔一声两声鞭炮炸响,少年在热炕上睡不住了。一过腊八,娃娃们参加期末考试,领通知书,放寒假,获得解放后“翻身农奴把歌唱”,在家里边写寒假作业边“冶天神”(打闹,玩耍)等过年。大人们开始打扫屋里,蒸馍馍,跟集买肉买菜,安顿全家人的新衣。时间“......[浏览全文]
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题记一今年,是名誉中外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我国戏曲界及梅派传人,纷纷举办各种纪念活动。上海京剧院率先举办了“依依向梅”的演出活动,梅派大青衣史依弘,领衔演出了多场梅派精典剧目,长三角......[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