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钿甜,一个2007年7月出生于广东深圳、在四川雅安出道的小女生演员。近日,却因“天价耳环”刮起一阵阵舆论旋风。
随着舆论发酵,网民对她挖的也就越深,质疑也就越多。从230万元的“天价耳环”到艺考“中戏第2、北电第6、中传第33”等。看来网民是较真了,就是要得到权威的通报。
谁都知道,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戴230万元的耳环,就算家里再有钱,也未免有些太过奢侈。难怪网民要掀起舆论风暴,追寻真相。这不是嫉妒“眼红”,而是对社会公正的维护。小小年纪,再有名气,也不至于挣到如此多的钱,再者,也不排除为了入镜,自掏腰包。那么,人们就有理由质疑,钱从哪儿来的?即便是其父母经商所得,其父母是何人?经的什么商?短短几年就能挣得如此财富?
谁也都知道,近些年来,艺考拼的除了考生本身的专业外,恐怕就是家势背景。尤其是报考中戏、北电这样的演艺界的顶尖高校。从网络暴出的艺考成绩也能多少说明点问题,“中戏第2、北电第6、中传第33”。三所学校考试内容应该大同小异,但不及中戏、北电响亮的中传名次竟然是第33,明显她志在中戏或北电,而不在中国传媒。
从5月11日,黄杨钿甜在网络上分享18岁成人礼照片,引爆舆论到现在已经过去10天了,虽然雅安市有关部门给予广大网民回应,却是不痛不痒,与事件本身引发的其质疑沾边无多。黄杨钿甜本人也回应“耳环是妈妈的。”,这就与疑似她的父亲的回应有点矛盾,疑似她的父亲回应说耳环不是正品,他与雅安灾后重建、赈灾贪官等是谣言。既然是她妈妈的,据说她妈是一个企业的员工,有必然䵧这样的仿品招摇吗?再说,无论是黄杨钿甜本人还是她的父母等与她有关联的个人或机构的回应,能信服社会吗?
查实这事,虽有一定难度,但不至于无法查。一些人一些机构总说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要理性对待热议事件、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合法维护公平公正,但为什么不立即开展调查、及时公布事实、平息社会关切,给社会、给当事方给一个最好的交待呢?是真的在技术上很难开展调查,还是在其他方面不好开展调查?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更止于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