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随笔生活感悟
文章内容页

自然

  • 作者:范墩子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5-18 12:15:58
  • 阅读0
  •   星光从槐林上空闪过时,风就露出灿灿笑脸,张开双臂,拥抱每一株渴慕天空的野草。鸟群上哪里了呢?雪掩住了大地上所有的洞穴,连动物们幽怨的梦也被盖住了。而你正伸长了耳朵,野兔般立在雪地里。你一定在等谁,昨日时,你就在此地等,但现在,你也想不起了究竟在等谁。仿佛一脚跨过了一个漫长的童年。茫茫山野,杳无人迹,覆上厚雪的树枝,在耀目的白光下,彼此招手致意。许多甜美的记忆从你面前掠过,你开始筑巢,藏进草丛里,月光将你笼罩,那时你总会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

      你在自然里抛弃旧我,寻找自我,建立新我。有谁比你更亲近自然,在乎自然呢?还有谁比你更熟悉自然的脉搏呢?你喜欢一切漫无目的地游走,尤其在野外,在自然的怀抱里。当你的心被雷电震慑,被雉鸡的鸣叫亲吻,被枯死的树皮抚摸,被逃窜的野猪惊吓,被漫山遍野的紫花地丁包围,你总会想起生命里那些已经死去的热烈,那些已经枯萎的激情,你重新活了过来,身体的角角落落开出幽暗芳香的花朵。你是自由的,朴素的,辽阔的。你把鸟鸣吞咽进肚里,把晚霞揉在笑声里。一切都属于你。树叶是为你绿的,溪流是为你翻山越岭的,松鼠是为你爬上枝头的,一年蓬是为你在雪地里盛开的。你愈走,路愈紧,草愈高愈厚,走着走着,路断了,面前只有密匝匝的草和树。从未见过的风景,从未有过的感动。你在自然里感受着变化,感受着美。你被自然震撼着,包容着,庇佑着,同情着,指引着,治愈着,更被教育着。人总说自然是无情的,残酷的,但自然有人无情,有人残酷吗?无论我们恐惧自然,远离自然,还是拥抱自然,亲近自然,自然总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我们,春天按时涌来,秋虫准时鸣叫,季节的每一次变化,都被大地牢牢记在心里。自然以她柔和的面容接纳着我们所有的疲劳和孤独。

      那日,山脊还暗青着,夜晚尚未走远。芭茅在冷风里摇曳,麦田里站着几只喜鹊,大地阒黑一片,红日已经升起了,远处的树和电线杆渐渐清晰,风迈开腿在原野上跑。云红了,亮了。你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个清晨。你站在渭北的沟边,整个世界似乎冻成了一块,日出愈来愈亮,你清晰地听到时间在你身边滴滴答答地响,它并未溜走,而是伴着你,一同感受着田野的静谧。你知道那些两月后即将醒来的虫子其实跟你一同等待着。

      野外漫步,让你容光焕发,也理解了你的处境。人只有在自然里才能认识自己,才能重又得到童年的滋养。一个人在林地,在河边,在杂草丛生的荒野里,只是往前走,走得落日悬在枝头,走得霜露染白了大地的头,走得白鹭也不再躲在幽暗的角落。你看见另一个自己就在前面向你招手,朝你唱儿时的歌谣,只要能看见他,你就不会跌入悬崖。你常常感到愧对自然,你从自然里获得太多,但许多风景,你却无法描绘。愈真实,就愈复杂。无论从哪个方向去写,似乎只能写出自然的一个侧面,且一写下来,就变虚了。失真让你感到沮丧。就像让你铭记的那个清晨,却只能留存在你的脑海里,你永远也无法用文字表达出那种美,那种深邃。那美里,有死亡,有冷酷,有绝望,更有无边无际的爱。那深邃里,有希望的光芒在闪烁,有村庄的呼吸,有人们一声又一声的悲叹,有雀鸟古老的爱情。你喜欢读关于自然的书,也喜欢写自然,但你在所有的书籍里,从未遇见过真正的自然。只有当你远离人群和城市,走进丛林或山脉,甚或是在郊区的空地上,你才会得到来自神灵的诸多启示,得到一份真实的感动。你敬畏语言,但你依然觉得语言无法抵达自然,无法进入自然的内在。除非花草树木也有自己的语言。尽管你在夜间也常能听见它们说话的声音,你上前察看,它们却住声了。在自然里,你才能体味到时令的残酷,树叶说枯就枯了,动物说死就死了,溪流说断就断了,花说萎就萎了。没有谁为它们感到惋惜,一切就这样发生着,进行着。你也是在种种变化里,欣赏着晚霞下面燃烧的火焰,感受着最真实的自然力量。

      只有人,才觉得时间的冗长。花舍不得放过一个下午。知了生怕错过一个炎热的夜晚,哪怕那个夜晚在人看来,是多么肮脏,多么死寂。秋虫就算误飞到农户家中,也会拼尽全力地鸣叫,直到死去。那些凋落的树叶,就是被风带到异乡,心头依然怀念往昔在枝上的自由。人最矫情,也因此,人才疏离了自然。人惧怕真实,惧怕孤独。人本是从自然里来的,却适应了人的世俗。人把那叫烟火,但其实,是同自然在划清界限。

      极少有人能理解你的选择。别人总以为你是过于悲观,厌倦城市生活,逃避人群,才往自然里去。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多数人看来,自然仅意味着空气的清新,时光的宁静,环境的舒适,并不能真正解读自然,共情自然。只有你心里清楚,你并非是征服自然,发现新的鸟类或植物,并非是身在高空往下俯视,而是贴着大地的脸颊,一遍遍亲吻,直至变成自然里的花鸟鱼虫和野兽。在渭北的沟里,你就是散发着甜甜香味的洋槐花,就是久不住人即将塌陷的窑洞,就是一把把在风中唱歌抒情的蒿草,就是说来就来的风,说走就走的雨。在秦岭里,你就是白雾里飘荡的乌桕叶,就是一块块垂在半空的巨石,就是羚牛和锦鸡,就是千年不死的南山松。当你成为它们,你便很快就适应了沉默,适应了广袤无垠的悲观。你像新抽的鹅黄色的柳条一样拍打春天,像潭水下的青苔一样触摸湿漉漉的光,像流浪的鸟儿一样重在茂密的灌木丛里搭建新巢,像夜莺的悲啼一样在幽深的山谷里久久回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你躺在草丛里,在麻雀的啁啾声里昏昏欲睡,又在红嘴蓝鹊的喳喳声里醒来,你的呼吸里携着太阳,你的睡梦深处全是白马在悲鸣。你极少再关心人的事,你尝试着忘记自己,抛弃自己。在荒野里,你的自由就是河床里的石头的自由,你的悠闲就是林地里正玩耍的松鼠的悠闲。

      把心交给风雨雷电,交给那些矗立在山顶的侧柏,交给那些正开花的泡桐和骄阳下乱舞的蝴蝶吧。当你的心开始能感知到自然的灵魂,你就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悲悯,理解了个体永远是微不足道的。

      你被清晨沾满露水的野葡萄藤绊倒过吗?你肯定曾坐在空旷的阳坡上,在初夏洁净的草丛里,品尝过野果淡淡的清香。你肯定在那一刻里,抛却了往日里所有的杂念,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你变得心绪单纯,思想干净,就像刚懵懂的少年。那时你并不为野葡萄生长在荒凉的沟坡上而心有不安,你会觉得一切都是自然最合理最光明的安排。玉米田里的狗尾巴草你拔过没?你肯定曾用它们编过“兔子”,你为它们的命运感到惋惜吗?你并没有。它们虽卑微,却不卑不亢,太阳照耀着,它们轻轻摇曳,天阴下雨时,它们一样地摇曳。那曼妙轻盈的舞姿,不是给太阳和玉米看的,而是给自己。那些被动物们踩倒的狗娃花、蒲公英或别的你常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野草,或许它们本就无姓无名,连风也认不出,它们实在太普通了,太不值一提了,连附近的树木都常常将它们忽略,但阳光从未轻视它们,从未低看它们一眼。不足挂齿,不被瞩目,并不意味着不配得到应有的尊重。秦岭深处的玉兰花,说凋落就凋落了,凋落前,给谁打声招呼呢?它们才不看谁的脸色。蜂蝶爱来不来,鸟雀爱看不看。那不是它们的事。它们只负责开,只负责落。它们从不思考值不值得这件事。思考于它们,没有任何意义。化成了泥,就化成了泥,无所谓的。自己活过就行。多年的行走,让你明白,自然是怀有悲悯心的,是良善的,是能够倾听他者心声的。人都应向自然学习,向阳光学习。自然是柔软的,丰富的,诗性的,深刻的。阳光却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对万物一视同仁。

      昨日,你顺盘山路,到渭北腹地,白茫茫的雪野呀,层层叠叠,不到跟前细看,谁知晓这雪地下是青青的麦苗呢?你站在塄坎边的老槐下,雪光映白了太阳。向四周望去,仿佛你并不存在,少年的你正蹲在地头,抓地上的雪。幽灵般的童年呀,挂在柿树梢上,摇摇欲坠。多少年逝去了,田野里却只留下了一堆并不真切的记忆碎片。那些冬天里仅有的温暖,至今绕着粗壮年迈的豹榆树,不肯散去。它们至今照亮着你,点燃着你,陪伴着你。无论你在哪里,在哪座城市游走,渭北山沟里自然的烂漫与鲜亮,依然在滋养你的心,庇佑你的灵魂,你并不孤寂。你觉得自己从未离开渭北。

      你认识自然,是从渭北的山沟开始的。小时候,你跟着村里的老者在沟里放羊,跟伙伴在沟里玩耍。你被蜜蜂和蝎子蛰过,被明晃晃的柿子砸中过,被草丛间的青蛇吓过,被清澈浪漫的月光亲吻过,被比你还高的野草绊倒过,被绵延数里的石头沟震撼过。也是在沟里,你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花草树木,认识了云,认识了风。如今,你依然觉得自己能听懂风的话。风一来,就把别人的梦语和秘密带来了,你坐在树上听着。你今天依然痴情于自然,其实不过是延续了童年的习惯而已。自然为你保存着童年,童年才鲜活,才光彩熠熠,才生机勃勃,也因此,少年的心才未从你身上死去。

      人只有在自然里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渺小。个体又算得了什么呢?生命在世间,如同树叶的一生,抽芽,舒展,灿烂,枯黄,不带遗憾地离开。也是在自然里,你认识到死亡是极朴素的事,死亡随处在发生。生命刚刚萌发时,死亡就已在某个隐秘的角落睁开双眼了。死亡并不恐惧,并不像人离世时那般肃穆,自然里的死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甚至还充满了欢乐。死亡是一场默默进行着的农事。死亡的底色并不荒诞黑暗,而是明亮的,同生命刚降生时一样满怀祝福,甚至还充满着骄傲与喜悦。于自然里的一切事物而言,死亡意味着等待新的开始。自然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爱护每一位孩子,也给了所有生命平等展示欢愉的机会。死亡并不痛苦。暴雨过后,被雷击中的泡桐树,说枯死就枯死了。它明明是枯死了,枝干完全枯掉了。可次年春上,河流解冻,大地复苏后,没过多久,枯死的树根旁竟抽出了鹅黄色的嫩叶。这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你定没忘从榆林去横山的路上见到的那些蒿草,它们就长在沙里,那么贫瘠恶劣的环境呀,大风也没刮跑它们,天气也没有旱死它们,它们死死地抓紧了大地,就算大地要抛弃它们,它们也绝不松手。这难道不是生命最伟大的奇迹吗?生命是脆弱的,但也充满了斗志。自然给了每一个生命活着的机会。生命因死亡的窥视而变得不朽。生命是在为死亡歌唱。

      傍晚时的自然,是忧郁的。她象征着爱情最后时的滚烫,象征着生命深处的幽暗瞬间。那时也是草木话语最密的时刻。凡能读懂这些声音的鸟,都暂时停止飞翔,孤独地站在枝头,感受天空的悲伤。只有把内心的密语诉说给即将离去的太阳,夜晚才能得到大地的庇佑,夜露的洗涤。草木是自然最忠诚的儿女。草木的心都是清净的。草木没有人的欲望,因而草木能直面风雨。草木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忧郁。草木给了大地浓荫,大地给了草木灵秀。鸟雀离不开草木,并非只因草木给了鸟雀温暖的家,而是鸟雀无法离开草木那朝露般短暂而又丰盈的忧郁。鸟雀能辨识那些讯息。

      人觉得卑贱的草木,鸟雀却从不嫌弃。鸟雀如何看待它们,人又怎能知晓呢?人总是带着自己的偏见去认识世界,认识草木和自然。总以人的感受将草木分了三六九等,多么地愚蠢呀。如果我们来世也变成草木,成了人眼里那些卑贱的草木,又该如何同人去相处呢?人的确该反思,该为自己那些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忏悔。人同草木缺乏沟通,更何况自然。

      自然面前,人永远都要低头。

    【审核人:雨祺】

        标题: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suibi/shenghuoganwu/243459.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发布者资料

        涵云涵云
      • 会员等级:文学童生
      • 发表文章:5
      • 获得积分:107
      • 入驻本站:
      • 访问Ta的个人空间
        给Ta留言加为好友112.49.165.*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