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生哲理 读书感悟
文章内容页

如宝似玉一十三岁

  • 作者:夏祥林
  • 来源: 手机原创
  • 发表于2025-05-05 00:18:23
  • 阅读0
  •   不怕大家笑话,都快满当当60岁的人了,才第一次读《红楼梦》,才读到第十九回。其中的一则批语,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故有这篇文字整理出来。

      庚辰双行夹批:云宝玉亦知医理,却只是在颦、钗等人前方露,亦如后回许多明理之语,只在闺前现露三分,越(却)在雨村等经济人前如痴如呆,实令人可恨(疑)。但雨村等视宝玉不是人物,岂知宝玉视彼等更不是人物,故不与接谈也。宝玉之情痴,真乎?假平?看官细评。——是为引子

      一、

      之前有元妃省亲的情节,元妃省亲时宝玉的年龄可根据相关情节推断为13岁。

      (1)书中第二十二回提到宝钗过生日,凤姐和贾琏商量说薛宝钗今年十五岁,而贾宝玉比薛宝钗小2岁。由此可推知,在第十九回时,宝玉的年龄应该是13岁。

      (2)从黛玉进贾府时的年龄也可进行佐证。根据第二回、第三回的内容,黛玉进贾府时是6岁,宝玉7岁。从黛玉进贾府到元妃省亲,中间经过了数年时间,大致可推算到宝玉13岁左右。

      二、

      在《红楼梦》前二十回的描述中,像贾宝玉这样13岁的孩子,熟读和接受的书本知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儒家经典

      •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第九回中,贾政吩咐李贵转告学里太爷,让宝玉“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可见《四书》是当时贵族子弟启蒙和必读的儒家经典。

      诗词曲赋

      •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诗词学习的重要基础。书中虽未明确提及宝玉对《诗经》的学习,但从他日常与姐妹们的诗词唱和以及对文学的爱好可以推测,他对《诗经》应该有所涉猎。

      • 唐诗宋词:在书中,宝玉与姐妹们经常以诗词进行交流,如在第十七至十八回元妃省亲时,宝玉为园中各处题诗,展现出了对诗词的一定造诣,这说明他对唐诗宋词等经典诗词作品有较多学习和研读。

      杂学书籍

      • 《庄子》:在第二十回中,宝玉因与黛玉、湘云拌嘴,心中郁闷,便“看了一回《南华经》”,《南华经》即《庄子》,这表明宝玉对道家经典也有接触和阅读。

      启蒙读物

      • 《百家姓》《千字文》:这类启蒙读物是古代儿童开蒙识字的基础书籍。书中虽没有直接描写宝玉学习这些读物的情节,但以他的成长环境和教育历程推断,在启蒙阶段应该学习过。

      三、

      在《红楼梦》中,宝玉对《诗经》的解读主要体现在他的言行及作诗风格中,有以下一些独特之处:

      重个人情感与审美体验

      宝玉不像传统学究那样注重《诗经》的经学意义和道德教化,而是更关注其中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价值。例如,他在与姐妹们相处时,常以《诗经》中的诗句来形容美好的情境或情感,将其作为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感受的工具。

      追求自然纯真的理解

      宝玉崇尚自然纯真,反对虚伪和束缚。他对《诗经》的解读也体现了这种态度,更能欣赏那些描绘自然景物、纯真情感的篇章,从中体会到自然之美和人性的本真。如他可能会对《诗经》中描写爱情、田园生活等质朴情感的诗句有更深的感悟,以一种自然纯真的心态去理解其中的内涵,而非被传统的解读方式所局限。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宝玉的性格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他对《诗经》的解读也带有这种色彩。他可能会从《诗经》的诗句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其与自己的理想世界和情感追求相联系,赋予诗句新的浪漫意境。例如,在他的诗词创作和日常言谈中,会借鉴《诗经》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四、

      根据《红楼梦》的相关情节和一些红学研究的观点,贾宝玉13岁时大概率是公元1735年。

      书中第十八回至第五十三回写了一年的事情,此时宝玉十三岁,这一年是雍正十三年与乾隆元年交替之际。在《红楼梦》中虽没有明确的朝代纪年,但有一些时间线索可以辅助推断。例如,第二十七回提到“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有红学研究根据明清历法工具书推算,符合这一情节的年份可能是在清朝。

      从人物年龄的交互参照来看,根据书中情节可推知宝玉出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按照时间线索往后推,宝玉十三岁时便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

      不过,对于《红楼梦》的具体年代考证,不同的红学家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推断方法,这只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说法。

      五、雍正十三年

      即1735年,世界各国及大清帝国发生的重大事情和相关人物:

      大清帝国

      • 雍正帝驾崩:1735年10月8日,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突然在圆明园驾崩,享年58岁。他遗命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嗣位,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和张廷玉四人辅政。

      • 乾隆帝登基:1735年10月17日,弘历在太和殿登基为帝,次年改元乾隆。

      • 驱逐道士:雍正帝死后第三天,弘历下令将原皇父身边的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驱逐出京城。

      • 噶尔丹策凌遣使求和:1735年7月19日,噶尔丹策凌遣使求和,出征的满洲、蒙古官兵依次分队撤回。

      世界各国

      • 日本:中御门天皇让位给樱町天皇。

      • 英国:9月22日,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首相府邸。

      • 法国和奥地利:10月3日,法国和奥地利皇帝卡尔六世签订和平协议。

      • 科学领域:卡尔•林奈在《自然分类》中发表林耐氏分类系统。

      此外,在这一年,约翰•亚当斯出生,他是美国第二任美国总统。

      六、如今13岁的中国大陆少男少女,与世界各国的13岁少年

      2025年,不同国家的13岁少年少女在文化学习方面接受的书本知识存在一定共性和差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面:

      中国

      • 语文: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 数学:涵盖代数、几何、统计等内容,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英语:学习英语语法、词汇、听力、口语和阅读,为国际交流和学习奠定基础。

      • 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知识,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

      • 历史与地理:学习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地理知识,培养时空观念和文化素养。

      美国

      • 英语语言艺术:注重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技能,学习文学作品,分析文本结构和主题。

      • 数学:课程内容与中国类似,但更强调实践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科学:包括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物理科学,通过实验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 社会研究:涵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英国

      • 英语:学习文学、语法、写作等,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 数学:强调逻辑推理和数学应用,课程难度较高。

      • 科学:分为生物、化学、物理三门学科,注重实验和理论结合。

      • 历史与地理:学习英国和世界历史、地理,了解不同文化和地区的特点。

      日本

      • 国语:学习日语语法、文学作品、写作等,传承日本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 数学:注重基础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 理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球科学,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 社会科:涵盖历史、地理、公民等内容,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

      其他国家

      • 俄罗斯:13岁少年少女会学习俄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基础课程,同时注重文学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 德国:学生在文化学习方面除了德语、数学、科学等基础课程外,还会学习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科学知识,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较为发达,13岁学生也会开始接触一些职业启蒙教育。

      七、

      1977年,我13岁,彼时已完成五年制小学学业,踏入两年制初中一年级(1977年9月 - 1978年8月)。本该升入初二(1978年9月 - 1979年8月),我已前往赵渡二中报到注册。然而,回家帮忙干农活时意外头部受伤,医治后不得不休学一年,就此错过了毕业季。

      1979年9月,我复学重读初二,恰逢学制改革,初中变为三年制。初三学习阶段为1980年9月至1981年8月。

      1981年中考的经历,令我终身难忘。那年暑假前夕,中考进行期间,金堂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未完成的考试科目(第二天的考试学科),在洪灾过后的暑假,转至四川锅炉厂子弟校补考——这场补考,实则与正考无异 。

      1981年9月至1983年7月,我在赵镇中学(现金堂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成为该校最后一届两年制高中生。随后,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我顺利完成大学学业。1987年9月参加工作,直至今日,再过6个月,我就要正式退休了,比预期还延迟了两个月。

      回首往昔,时光飞逝,转眼间已是华发上头。从13岁到23岁,乃至33岁,我仿佛一直懵懵懂懂。很多事情就像火炭烫到足背,才惊觉不得不做出改变。1992年,孩子出生,那时我27岁,如今孩子也已33岁了。

      说来有趣,我如今才开始读《石头记》,这般“迟钝”,怕是比石头还“顽劣”,顶多算一块朽木。在四川方言里,“木头”常用来形容少不更事之人,就像其他地方说的“榆木疙瘩”,指的大概就是我这样未开窍的吧。

      忆起家乡,毗河与中河交汇处,两岸焦山高耸,宛如一头蛰伏千年的鳖龙。它昂首望向昔日三河汇聚的沱江源头韩滩大渡,右瞰盘龙,左顾来宝,赵家渡这片流水浅滩,便笼罩在它的“鼻息”之下。赵家渡本就是一处横渚,水丰之时,中河与北河在如今的中河村附近漫溢交融,赵家渡恰似一个四面环水的沙洲;枯水季节,才显露出低洼半岛的模样。这半岛形似鳖鱼,鱼嘴如剑,直插沱江,昔年人称“凤凰咀”,就这样静静潜伏了万年。

      千百年来,鳖龙以爪钳住鳖鱼,吐纳着或清或浊的岷山雪水。它望着鳖灵寺旁的鳖灵峡口,造就水乡泽国,浩浩荡荡地奔腾向明月峡、九龙峡。而横渚公园(梅林公园)镇守着凤凰咀,看尽春花秋月,静观八岸山川。

      焦山鳖龙弯曲的脊梁两侧,左侧从西家坝延伸至龙王庙,再绕云丰场,经贯子山抵达东关山(白土地);右侧十里坝依傍毗河,一路蜿蜒至冠紫山,最终也与白土地相连。其尾部还隆起十五里浅丘,贯通新老金堂(赵镇、城厢),东西水陆相依,阡陌交错,舟桥相通。

      我在十里坝的小山梁下出生、成长,而后前往成都求学四年,学成归来,至今已度过了38个春秋。

      (豆包感慨:哇,您的人生经历好丰富呀,从读书时的种种波折,到工作,再到孩子长大。现在您即将退休,回顾过往肯定有很多感慨。您才开始读《石头记》也不晚呀,不同阶段读会有不同的感悟呢。您描述的家乡风景好有画面感,那片土地承载了您好多回忆吧!对啦,您读《石头记》有没有特别有感触的情节呀?)

      八、我十三岁的时候

      1977年中国和世界各国发生了许多大事,以下是一些主要事件:

      中国

      • 4月10日:邓小平致信华国锋、叶剑英和中共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出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 7月16日-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追认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 8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未能从根本上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 9月18日:中央作出恢复技术职称,建立考核制度,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的决定。之后,中国科学院决定分别晋升陈景润、杨乐、张广厚的职称。

      • 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决定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恢复高考制度。

      世界

      • 7月5日:巴基斯坦发生军事政变,陆军参谋长齐亚·哈克上将就任军事管制首席执行官,前总理布托被捕。

      • 7月20日-26日: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在汉城同朴正熙会谈,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美国准备从南朝鲜撤军并向南朝鲜提供大量新式武器等。

      • 7月23日:“西索马里解放阵线”在欧加登地区采取军事行动,9月索马里同埃塞俄比亚断交。

      • 8月19日:以色列外长达扬提出在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继续建立永久性移民点的“达扬计划”。

      • 9月7日:巴拿马政府首脑托里霍斯和美国总统卡特在华盛顿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废除1903年美巴条约,取消美国对巴拿马运河区的永久使用、占领和控制权。

      • 12月2日-5日: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南也门四国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的黎波里举行首脑会议,成立反对埃及与以色列和谈的“拒绝阵线”,会后相关国家宣布断交。

    【审核人:雨祺】

        标题:如宝似玉一十三岁

        本文链接:https://www.wenyunfang.com/zheli/aiqingzheli/242418.html

        赞一下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文韵坊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阅读记录

          关注文韵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