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今年八十二岁了,身体还算硬朗,饭量和我们差不多,着实令人欣喜。但毕竟已是耄耋之年,走几步就喊累,平时也不大愿意出门,再加上她年轻时出过工伤做了腰椎大手术,现在特别恋床,没事儿就躺在床上刷手机视频,经常是手机握在手中,还在循环播放着视频,人就已经睡着了。可只要你蹑手蹑脚地过去,试图把手机拿开或是关闭视频,她立刻就清醒过来,喃喃地问:“我睡着了?”
与过去干练独立的模样相反,现在的老妈怕孤单很粘人,喜欢热闹,总希望我们姐仨每天都陪在她身边,一起聊天,打牌,吃饭。最初我们姐仨商定一周一轮的照顾老妈,现在也不轮班了,反正都退休了,只要没有要紧事每天都会过去,有打扫卫生的,有陪她说话的,有做饭的,老妈笑言道生三个少了点儿,再多几个就更好了!
老妈年轻时特别要强,她在档案室工作,晒图、整理档案,一丝不苟,虽文化不高却写得一手好字,无人不夸;工作之余更加忙碌,在那个年代,住平房没有上下水,没有洗衣机,老妈每次手洗两大盆床单和衣服,抬到外面的水管子那里漂洗,冬天亦是如此。那时老爸经常出差,我们又小,家务都压在老妈身上,有时她甚至还要劈劈柴,和煤坯。老妈不会担水,我们和她抬水时,她总是把桶拉到她手的一侧,怕我们费力。当时家里经济拮据,为补贴家用以及给我们增加营养,老妈还养了十多只鸡。每天下班后她都去菜铺外捡菜叶,给我们做完饭还要打鸡食,忙得像陀螺,那时她瘦得体重仅有八十多斤。
我家虽说是双职工家庭,但父母工资低,我们又都上学,日子也是紧紧巴巴的。记得小时候总穿着老妈做的衣服,很少买成衣,单位发的线手套也被老妈织成线衣线裤。老妈还得给我们做棉衣棉裤,经常是一到周日,老妈忙得顾不上给我们做饭,只得让我们买烧饼充饥。繁重而琐碎的家务让老妈也难免抱怨,这时老爸就会悄悄提醒我们“你妈又干多啦!”于是我们都静悄悄地,埋头做努力学习状,老爸给我们检查作业,老妈便再无怨言。
数十年间,老妈一直是家里的“中坚力量”,我们各自成家后她还帮我们带孩子,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操碎了心。最近几年老妈算是彻底“退居二线”了,什么也不用她做,她也再不需要为每日吃什么而操心,可她又总是怕我们花钱,于是仍然一大早就拉个小车去菜市场买菜,买些白菜萝卜土豆猪肉鸡蛋之类的,说早上的菜新鲜又便宜。为了让老妈高兴,我们也不阻拦,我们就买些水果和价值高些的蔬菜。
去年年底老妈遭遇了一次险情,泡温泉时突发高血压,当时她感觉天旋地转,站都站不稳,喝水都吐。好在我们在短暂的惊慌后立刻送医,住院一周血压恢复正常,但从此每天都要遵医嘱吃降压降脂药。这时的老妈表现得像个孩子,总是不想吃药,所以我们每天早晚都盯着她吃完才放心。
有我们的贴心照料,老妈的晚年是很开心充实的。倘若偶然一天只有她自己在家,她就情不自禁地闹情绪,想哭,说想我们。老妈还总说我们姐仨要团结友爱,即便她不在了也要和睦相处,说我们是最亲的人。血浓于水,老妈把亲情看得很重,对在外工作的外甥们也总是叮嘱要认真工作,注意身体,不要熬夜,少吃外卖等老生常谈的话,但不变的是老妈炽热的关心和殷殷的期望。
老妈开心,我们也有幸福感。她这个年纪,有这样硬朗的身体实属难得,虽然她时不时也会使个性子作一下,但如果没有这样的“老顽童”,生活该是多么的单调乏味呢?
近期的计划是带老妈回乡看看。老妈十五岁便随姥姥和大姨离开老家灵寿县,一直没回去过。她经常给我们讲小时候老家的事儿,可我每每提出要带她回去她总是拒绝,说那边没亲戚了,而且当年回村里要爬山。我笃定地说这么多年家乡肯定都通公路了,我们姐仨商量着借个由头带她回去看看,带上轮椅,推着她在周边转转。人老思乡,今年争取能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