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当我在语文课上第一次读到叶挺将军的《囚歌》时,那掷地有声的话语,便如重锤般敲击着我的心灵。
《囚歌》创作于叶挺将军被囚禁在重庆渣滓洞时期。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妄图以高官厚禄劝降叶挺将军,然而叶挺将军以这首《囚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
这首诗中,“为人进出的门”象征着正义、自由与尊严,那是革命者追求的光明大道,而“为狗爬走的洞”,则代表着背叛、屈辱与苟且偷生。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叶挺将军毫不心动,他在诗中高呼“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这份对革命理想的执着坚守,实在令人动容。
想想我们生活的时代,这是无数像叶挺将军这样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享受着和平与安宁。然而,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的人并不少见。就拿我自己来说,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了一场绘画比赛,主题是“党是阳光我是苗”。我本来满怀期望地想要参加,可在构思画面和选择绘画技巧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我尝试了几种构图,都觉得不满意,颜料的调配也达不到我心中想要的色彩效果。于是,我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想着反正参加比赛的人那么多,少我一个也没关系,于是就放弃了。想想叶挺将军在狱中遭受着非人的折磨,面对敌人的劝降,他坚守底线,绝不屈服。和他所经历的磨难相比,我在绘画中遇到的这点困难根本不值一提。想到这儿,我感到十分羞愧,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我都不应该轻言放弃。
叶挺将军的《囚歌》,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以叶挺将军为榜样,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在我们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